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声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本病病程较长,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2.百日咳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临床病程可分为三期:
(2)痉咳期:一般为2~6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特点。发作时频频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或数十声为呼气状态,最后深长吸气,因其时喉部仍呈痉挛状态,故伴有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接着又发生下次的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咯出黏稠痰液为止。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两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呕吐后方告结束。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当奔跑、进食、受凉、烟熏、哭吵等均可诱发。发作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4)新生儿和幼婴儿
(5)成人百日咳
有典型症状与痉咳后呕吐,但也可仅有数周干咳,罕有并发症。大多数仍可坚持工作,本人虽无多大痛苦,但可作为传染源,尤其威胁小儿,应予重视。
3.百日咳杆菌的特点有什么?
百日咳杆菌具有外膜蛋白、丝状血凝素和外毒素等抗原物质,人患病后可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抗体。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30分钟或干燥数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4.百日咳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本病传染源为病人,包括非典型病人和轻型病人。潜伏期末已从呼吸道排菌,传染期主要是发病开始的第1—3周。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幼儿易感性最强。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5.预防百日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病人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治疗,从发病日起隔离40天,特别是对托幼机构儿童加强晨午检,早期发现病人及早治疗,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减少污染。对患者鼻炎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可通过曝晒、洗涤消毒。
(2)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在儿童出生后3月龄开始,每隔1个月注射一针百白破三联疫苗,连续3次。18—24月龄再加强一针。
6.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有那些禁忌?
对疫苗成分过敏反应者,有脑外伤史、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抽风史者禁用,发热、急性病暂缓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