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紧张的学习和集体生活的特点,学校结核病暴发的案例时有发生,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另外,学生时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对他们一生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家长和社区其他人员进行结核病基本知识的宣传,向家庭和社区普及,从而提高当地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对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可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健康教育的重点目标是提高对结核病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基本信息
(1)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国家列为重点控制传染病之一。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能有效预防结核病。
(4)咳嗽咳痰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怀疑得了肺结核尽快报告老师,并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接受检查。
(6)痰中没有查到结核菌的患者不具有传染性,不要恐慌,减少歧视,关爱结核病患者。
(7)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2. 主要活动
(1)开展健康教育课或专题讲座,将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整合渗透到卫生课、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如:播放动画,发放小画册、笔记本等宣传品。
(2)充分利用“学生版资源库”,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校园广播、
有线电视、显示屏、板报等形式,开展预防结核病的健康促进活动。
(3)学校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或开展结核病防治主题活动后,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社区”链将国家免费诊治结核病的政策、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向家庭和社区普及,使更多的人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全社会防治结核病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