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是第8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疟疾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目前,全球仍有100多个国家为疟疾流行区,约22亿人受疟疾的威胁。疟疾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的危害,已列入《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疟疾,老百姓又叫做“冷热病”、“打摆子”,此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
我市地处东部沿海,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夏季潮湿多雨,年降雨量一般在700-900毫米,夏秋季适宜蚊虫孳生繁殖。属疟疾流行区。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疟疾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2006-2008年的疫情报告统计,我市的发病率已连续三年降至10/10万以下,近几年已连续无本地感染病例发生,我市的疟疾防治工作已由控制进入消除阶段。
我市虽已进入消除阶段,但由于我市流动人口较多,出国务工人员数量也不少,因此输入病例数每年居高不下,且病例种类多、输入地复杂、分布广泛,为我市的疟疾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014年,全市报告疟疾病人11例,其中10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1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0例病例中2例为间日疟,其余8例为恶性疟。病例呈散在分布,分别居住于即墨市、城阳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西市、市南区,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发病时间不集中,2月、4月,7月、8月、9月、11月、12月均有发病。
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我们疾病控制工作的神圣使命,保护全市人民免受疟疾的侵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市将继续开展对疟疾特别是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工作,为群众发放免费疟疾治疗药物,保证每一例疟疾病例享受到全程足量的规范治疗。
链接:
疟疾防治常识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冷热病”、“打摆子”,此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由蚊子传播,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肝细胞和红血球中,以血红蛋白为营养,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恶性疟用复方青蒿素类药物配合伯喹进行治疗。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目前常用磷酸哌喹和氯喹来预防疟疾,一般用磷酸哌喹每月吃药一次,氯喹0.3克隔10天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中药预防在这方面也大有作用,如常山、鸦胆子、青蒿等均有很好的预防疟疾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尤其是带虫的人,这种人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在普查中才能发现,但是他们在传播疟疾方面却能起很大作用。
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是被蚊子叮咬而传染的,蚊子叮吸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可把疟疾传给健康人。 住在田棚或从事野外作业及出入于国内外高疟区人员等最容易感染疟疾。
2.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 后应赶快到卫生院或疾控中心拿药,及时给予治疗。并且治疗要越早越好!
3.患疟疾后如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而且还会传染给别人。
4.患疟疾后一般至少要连服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5.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任选一种加2天伯喹一起治疗。
6.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正确使用蚊帐、安装纱门和纱窗、涂驱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劳作穿长袖衣裤等都是防止蚊子叮咬方法。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