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结核病防制
警惕老年人结核病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03-17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个器官,主要侵犯肺,引起肺结核病,俗称痨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容易感染而发病。201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结核病人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人数占48.8%,我市的老年人结核病也有相同的特点。因此应该特别警惕老年肺结核。2014年,崂山区、黄岛区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65岁老年人肺结核免费筛查工作。

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加之老年人合并肺部及全身性疾病, 引起隐匿的或者陈旧的病灶的复燃。二是现在的老年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结核病流行最猖獗的年代,绝大多数受过结核的感染,一直未发病。当进入老年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就发生肺结核病;也有一部分老年结核是青少年时发病,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未得到正规及时的治疗,到老年时期又复发了。三是老年期抗病能力低下,反复多次结核菌侵入而发病。四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相对增高,使老年人结核病人数量相对增加。

肺结核常见症状是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可能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

而许多老年结核病人不具备典型的肺结核症状,如低热、盗汗、咳嗽、咳痰消瘦等,有研究表明无症状者高达26%。因此,老年肺结核容易被误诊,有资料报告老年肺结核误诊率高达65%。即使一些老年肺结核病人会有一般肺结核病人常见症状,由于年龄较大,肺功能退化,常常合并有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容易和老年人原有的肺部疾病症状重叠,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癌等,导致诊断延误,一直到肺结核的症状非常严重才会引起重视。老年人肺结核与青壮年患者比较有以下特点:

(1)老年肺结核男多于女,男性为女性的4倍。

(2)症状不典型,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所以结核病中毒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全身症状表现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如常表现为贫血,消瘦,食欲减退,嗜睡等,发热、盗汗症状出现几率显着低于中青年患者。少数患者则以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或以低蛋白血症,低钠低钾血症表现为主。

(3)慢性纤维空洞型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病人数明显增多。

(4)病变范围广泛,空洞型者多。有报道老年肺结核线表现中,空洞者占53%

(5)排菌病人多。

(6)病程长,难治、复治病例多,老年人肺结核多由青年期患病迁延而来,或青年时期已治疗,老年时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复发,病程长,治疗难度大。

(7)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肺结核86.6%有并存病,主要为糖尿病、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

而在老年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由于老年患者常常不仅仅有结核病,还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肺炎、肺癌等其它疾病,用药的选择会受到影响,而且容易出现药物的副作用,有一些反应会很严重。一部分老年肺结核病人以前患肺结核未经过规范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不正规而形成慢性病,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等原因,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治愈率低,且死亡率高。有人研究发现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死亡率占肺结核总死亡率的47%

由于老年肺结核有以上特点,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视对痰中结核杆菌和胸部X光片的检查。早期发现和彻底治疗已发现的老年结核病人。病人发现主要依靠因结核病症状就诊,从中及时发现和诊断出结核病人,避免漏诊和误诊。必须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必须彻底治疗病人特别是传染性病人,才能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并减少发病。

老年肺结核康复目标是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展,有效地充分利用剩余的肺功能;提高体力和活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恢复患者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肺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如胸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系带呼吸训练、吹蜡呼吸练习、吹瓶呼吸训练等,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使用。另外有意识地反复练习肌肉的紧张和松弛,使全身逐渐地进入松弛状态,掌握完全的肌肉松弛对提高呼吸功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日常生活指导。食物要高热量,易消化,水分摄入量要充足。可少量饮酒,严格戒烟。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要自行完成,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对待疾病或生活,保持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今年,崂山区、黄岛区承担了山东省“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点人群肺结核筛查”项目,利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健康体检的时机,对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进行肺结核筛查,提高老年人肺结核患者发现,加强老年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承担查体工作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组织老年人健康体检时,对老年人(65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可疑症状问诊并进行记录,对筛查出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影像学检查可疑者)转诊至辖区内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进行结核病的诊断。同时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辖区内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对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进行一张X光片检查、免费查痰。对确诊的老年肺结核病人每例发放交通补助20元。我市的其他地区也将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筹资情况逐步开展老年人肺结核免费筛查工作。

教你一招

结核病人呼吸训练的主要方法

 胸式呼吸训练:两手分开用力按下胸部,用力吸气后吹笛样缓缓呼出,反复进行。

腹式呼吸训练:两手交叉置上腹部,用力吸气后用力按上腹部,吹笛样缓缓呼出,反复多次。

 系带呼吸训练:用宽78厘米的长布带,系于下胸部,吸气时放松,呼气时拉紧,每次1520分钟,每天1次。

吹蜡呼吸练习: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口前10厘米,吸气后用力吹蜡,每次练习3分钟,以后每天将蜡烛向近侧移1厘米,至离病人1厘米 时为止。

吹瓶呼吸训练:用个容量2000毫升玻璃瓶,瓶外画上格,每格3.3厘米,装半瓶水,用胶管连接两个瓶子,经胶管将水吹入乙瓶3.3厘米,如此反复。直至能吹16厘米。之后要进行深呼吸或咳嗽。有呼吸困难及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

 

民生问答

结核菌感染与发病的区别?

结核病的传播是以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为主要途径。此外,还有消化道传染、皮肤传染和其他途径,但都极为少见。呼吸道传染主要是排菌病人排出大小不一的带菌飞沫,大飞沫(大于10毫米)咳出后很快坠落于地面;小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分钟,待蒸发后成为飞沫核浮游于空气中。带菌大飞沫即使进入呼吸道,也会被支气管粘膜纤毛排出。只有带菌的飞沫核,会被吸入到肺泡内,容易导致结核菌感染。室内通风良好或阳光充足,带菌粒子易被稀释或被紫外线消毒,传染性也就随之减小。

一般认为在初次感染后2-10周内机体才发生免疫反应,结核菌素检测开始显示阳性。与此同时,机体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产生了获得性免疫力,以抵抗结核菌进一步繁殖。90%以上的人在取得获得性免疫力以后可限制结核菌在体内播散,可免于发病或暂时免于发病。但这部分人由于体内结核菌并未完全消失,在感染数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由于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菌又在机体器官内重新繁殖,发生一系列的结核病。当然,这部分人也可能从外界环境中感染新的结核菌而发病。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