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总结近年来运用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直报系统(以下简称直报系统)监测数据和信息预警进行传染病暴发流行处置的经验,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日前市疾控中心及区级疾控学校传染病防控专业人员对运行4年的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直报系统及在学校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对传染病防控过程中运用直报系统的成功案例进行了经验交流。
青岛市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是根据国家对学校卫生的疾控职能要求,于2008年6月30日在全市中小学校及驻青高校中实施开展的。自行设计开发的直报系统由于其传染病相关信息报送渠道快捷、信息通畅,预警处置及时到位。做到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和防控的有的放矢,在配合青岛市奥帆赛卫生保障、甲型H1N1流感及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早期监测等项工作中,发挥了作用。直报中的症状预警处置及配合传染病现场流调处置是直报系统的特色,已成为传染病防控前期防控工作的有所创新并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处于全国同等城市的前列。
自2008年6月30日—2011年10月17日,接受全市各类学校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累计共31万余次。全市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报告率已达82.6%,12区市中,7个市区的学校已达90%-100%。目前90%以上的覆盖率,已充分满足了全市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趋势研究的需要。系统预警系统的设置也实现了各区市疾控、学校等相关部门,对于传染病早发症状和集中病例的及时监控、及时处置和防控,实现关口前移。由于5市(区)农村学校目前报告率偏低,达到43%,使得未覆盖到的农村学校的传染病防控、预警处置等工作受到影响。
直报系统在学生传染病、常见病、伤害等防控和学校卫生工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监测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建立了与学校的密切联系,掌握了全市学校学生健康基本信息,将全市所有学校和学生纳入疾病控制的有效监测和覆盖中,便于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和学生常见病监测提供技术指导,改善了疾控部门与学校的联系和信息沟通渠道,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