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学校卫生
青少年春季疾病预防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08-13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一、春季疾病预防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鼻炎、流感、肺炎、麻疹、心脏病、精神疾病等流行疾病,而成为“多病之春”。
针对学生,春季还容易流行这样一些的疾病,应特别加以防护和防控。
    过敏性疾病:春暖花开,杨柳吐絮万物复苏,微生物、花粉、杨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过敏性体质者产生变态反应,由此罹患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应尽量避开过敏源并或到医院治疗。
  溃疡病: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种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或诱发溃疡病。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保暖、稳定情绪。  
  甲型肝炎:凡出现发热,吃不下饭,感到恶心、呕吐、乏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检查是不是甲肝。
  结核病:随着阳气上升,体内阴、阳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菌可能乘虚而入。咳嗽、咳痰超过两个星期,有时咯血,伴有低烧、乏力等症状,警惕是否得了肺结核。应该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院(所)通过拍胸片、查痰等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突然畏寒,继之高热、面红、胸肩部红,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肤出血点的病人,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痛失抢救良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击状呕吐、惊厥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征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风疹:此病多发热,体温不太高,1-2天后面部、颈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疹子,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子。确诊的病人应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二、预防措施: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教室、宿舍、办公室、家庭以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可适当口服板兰根冲剂。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9、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10、青少年和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三、学生如何安排作息时间、平衡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科学的作息时间,平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1、谈谈作息时间
⑴什么是健康的睡眠?
睡眠量一般7-9小时。人体对睡眠的要求,一般青壮年一夜睡7-9小时,少年幼儿增加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这是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量(时间)的要求。
    睡眠质量半小时内入睡基本整夜不醒。上床半小时内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醒一次,不是间断多醒或早醒;不梦少梦,不是多梦或噩梦;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或易受环境干扰、惊醒,这是对睡眠质量的要求。
   
最佳睡眠时间10点至晨6点。人类最佳睡眠时间应是晚上10点-清晨6点,老年人稍提前为晚9点-清晨5点,儿童为晚8点-清晨6点。这样的睡眠时间符合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长期违反这个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的制约,而发生失眠现象。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春夏要晚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秋季早睡早起,都是根据自然规律总结的有效的养生方法。但晚睡也不应超过晚上11点。
⑵作为学生,学业任务重,作业多,更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完成任务。另外,中午一定要有午休时间,没有午休条件,在教室里,也应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保持安静,或闭目养神,切忌不要趴在桌子上,这样的睡姿,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其它疾患的。
⑶有些学生在节假日,因上网或玩游戏彻夜不睡,黑白颠倒,作息混乱,极易造成失眠,天长日久,会造成胃肠功能等身体其它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学习,影响身体健康。
2、平衡膳食
⑴青少年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较成人多。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每日需能量10500-12550千焦耳,这些能量度46%来自蛋白质。糖类主要来自一日三餐的主食。世界上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要使膳食构成合理化,就需要科学搭配,充分利用各种食物的营养互补作用。
⑵青少年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平衡膳食:指食物种类齐全,数量比例适当,符合人体需要的膳食。
  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每日进餐的时间、次数通讯各餐热能的分配等。合理的膳食制度,可防止过饥或过饱,使胃肠道保持正常功能,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注意早餐质量:含蛋白质和脂肪高的食物不仅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早餐中可适当增加这类食品,如牛奶、豆浆、鸡蛋等。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青春期的青少年应自觉培养定时定量进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的饮食卫生习惯。
⑶如何防范食品不安全?
    一是一日三餐最好在家在学校吃;二是饭前便后洗手;三是不要购油炸食品;四是不要在学校周边无证摊点购食;五是尽量不要购凉伴菜食用;六是尽量不要生食海鲜等。购买食品时要查看生产食品相关信息
3、锻炼身体应注意以下5点。
     ⑴不要吝啬锻炼身体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特别是高考复习是一个强消耗过程,越是紧张时刻越不能放松身体锻炼,一旦忽视,反而会事倍功半。
    ⑵因人而异,适度锻炼。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安排体育锻炼,并要适度适时,运动不要过于剧烈,不要因锻炼过度而导致身体疲劳。
⑶要科学地“锻炼”眼睛。要定时放松眼睛,可以远望、闭目养神、做眼保健操等,并要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看书写字。
⑷不要搞疲劳战。长时间的伏案学习可能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可以通过原地做一些伸缩运动来缓解疲劳,还应该注意放松颈部、腰部,以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造成的伤害。
⑸要做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可选择多种锻炼方式,如慢跑、游泳、打乒乓球、做广播体操等。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