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学校卫生
学校健康教育的概念与目标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11-05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学校健康教育的概念

    学校健康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在学校阶段,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转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为终生健康奠定基础。
   
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儿童青少年,由计划、实施、评价三个部分组成。意义:

    1
、学校健康教育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2
、学校是健康教育最适宜的场所;
 
    3
、有利于健康教育效果向学校和社会的辐射。

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

    1、提高学生卫生科学知识水平,系统的卫生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消除无知和愚昧,抵御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确立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观念; 
    2
、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所谓态度是指个人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种行为倾向,故能对个体的行为起直接的干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产生和形成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民族的健康行为,抵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从依靠医疗机构的“依赖型”向依靠自己的“自助型”转变;
 
    3
、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卫生知识和利用保健服务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各项自我保健技能,降低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各种危险因素;
 
    
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懂得了这些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维护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积极地改变那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按照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水平,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及训练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心理卫生知识传授给儿童青少年、教师和家长,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适应与改善环境的能力。预防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心理发展。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