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结核病防制
肺结核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07-25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全球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流行特征为:
1)结核病患病率下降缓慢:1990年全国肺结核病标化患病率是523/10万,标化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是134/10万,与2000年肺结核病标化患病率300/10万和标化涂阳肺结核患病率97/10万比较,十年间年递降率分别为5.4%3.2%
2)农村结核病疫情高于城市:2000年农村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分别是393/10万和130/10万,分别是城市患病率211/10万和涂阳患病率78/10万的1.86倍和1.7倍。
3)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自1992年到2001年,全国在湖南、湖北、河北、广东、海南、辽宁、山东、黑龙江、新疆、四川、重庆、宁夏、甘肃等13()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全面推行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简称DOTS策略)。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除北京、上海、天津外,在13DOTS策略实施的地区,肺结核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分别是328/10万、110/10万和150/10万,非项目地区分别是423/10万、141/10万和177/10万。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为:
1)结核病感染率高:目前全年龄组结核菌感染率为44.5%,全国约5.5亿人受到了结核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为1/3的水平。
2)结核病患病率高: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45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菌阳肺结核病人200万。
3)结核病耐药率高:肺结核病人结核菌初始耐药率为18.6/10, 继发耐药率为46.5/10万。按照全国菌阳肺结核病人200万计算,全国有耐药病人55.5万。
4)结核病死亡率高:全国结核病死亡专率为9.8/10,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人,为各种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总和的2倍。
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结核病的流行演变将结核病的流行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882年结核菌被发现以前。这一时期,人们对结核病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结核病流行十分猖獗,结核病死亡率高,当时人们称之为“白色瘟疫”;1882年~1945年,即郭霍氏发现结核杆菌到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没有广泛应用之前,这一时期,明确了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在肺结核的诊断、早期发现、预防、治疗、消毒、隔离及卫生宣教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从1945年开始,已进入现代化学疗法的阶段,随着各种化学药物的问世,化学疗法逐渐普及,结核病控制措施不断完善,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核病的流行呈加速下降趋势。
结核病的病原学
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牛发生结核病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感染人发生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内对人类(及)动物致病的主要病原菌。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为细长稍弯曲或直的,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4微米,宽0.30.6微米,单个散在,有时呈XY形或条索状。痰标本涂片经过抗酸染色后在100倍的生物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小儿肺结核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食欲不振、盗汗等。
②未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
X线检查,发现原发病灶及周围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肺门淋巴结阴影增大。
④痰液、胃液、胸腔积液能找到抗酸菌。
⑤血沉增快。
老年结核病有哪些特点?
全国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结果显示,老年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患病率。老年结核多为继发性结核病。以咳嗽、咯血、发热、食欲减退及呼吸困难症状常见,容易与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相混淆,因而误诊率较高。老年肺结核病病变部位、影像学形态常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可进一步加重肺结核及增加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老年结核病的预后与病变范围、结核菌耐药性及治疗早晚有关。如能及早治疗,合理用药并重视并发症(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的处理,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老年结核病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副反应的发生。
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
结核病的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结核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早期”包括早期发现病人与早期治疗病人。“联合”是根据病情,按照药物的作用特点,将两种及以上的药物联合用于治疗,以确保疗效与防止耐药性的产生。“适量”是因病人因人而异的个体剂量,尽可能达到疗效最好,不良反应最少的最佳剂量。“规律”是化疗成败的关键,许多化疗失败是由于不规律服药所致。“全程”是获得化疗成功的有效保证。
患了结核病如何治疗
结核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结核病的治疗是以采用抗结核化学药物的治疗作为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