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健康警示 >健康警示
关注手卫生 防范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传染病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06-18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盛夏来临,已进入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是患病的重点人群。这些病毒尽管侵犯肠道,但有两大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一类像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充血等,没有胃肠道症状;另一类像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传播简单,非常容易造成聚集性发病,因此,是学校、托幼机构、托管班、学生宿舍、以及儿童聚集场所传染病暴发的重要原因。目前,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峰期,国内多地也报道过诺如病毒引发的聚集性疫情。除轮状病毒有疫苗外,其它几种传染病尚无疫苗可预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目前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进行传播。

目前无疫苗预防。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应做到: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3、勿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4、需清洗和消毒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及经常触碰的物品、家具和厕所,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5、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6、托幼机构以及儿童看护场所要做好晨检、午检工作,发现疑似患儿劝其及时就诊并居家隔离;7、密切关注患病儿童,避免形成重症延误治疗;8、充分认识到成人,特别是儿童看护人在手足口病传播中的作用,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传播给孩子等。

 

诺如病毒腹泻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诺如病毒传染性强,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预防: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3、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4、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5、及时做好消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发病集中。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也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预防:平时要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患者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污染;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是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约占50%左右。可以通过人-人直接传播。即由腹泻患儿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与儿童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其污染的物品如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病初呕吐常早于腹泻;

预防:要做到有效预防轮状病毒腹泻,建议选择疫苗保护,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倡导健康卫生行为。

 

 

民生问答:预防儿童肠道传染病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手卫生?

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也就是说病从口入,而最重要的实现方式是手污染。而儿童由于活动范围大,手部常常沾染各种病毒细菌,因此做好手卫生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孩子自身要洗干净手,而且成年人、孩子的看护人也要洗干净手,因为成年人可以感染并携带这些病毒,自身大多不会发病,但可以很简单的传播给孩子。因此,关注手卫生,讲究手卫生,勤洗手,洗好手,是防范传染病尤其是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每日一招:规范洗手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可按以下操作: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毛巾不得共用。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