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地方病与寄生虫病
别让异尖线虫“爬”上您的餐桌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6-25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浏览:254次
字体:
 生鱼片美滋滋,自带烟火气的熏鲅鱼、烤鱿鱼更是香气扑鼻,外焦里嫩的口感令人欲罢不能。生食海味,熏鱼、烤鱼等内部加工的温度不够高,潜藏的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健康杀手--异尖线虫就会悄然“爬”上食客的餐桌!
青岛市与日本、韩国隔黄海相望,饮食、商业、文化、旅游等交流频繁,且日韩两国向来就有食鱼生的习惯,饮食文化对我市渗透明显,近年来喜食生鱼或熏鱼、烤鱼等海产品的人数渐增,这部分人感染异尖线虫病的潜在风险正在不断攀升。下面,小编就和您一起认识异尖线虫病。
一、什么是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等的胃部,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在人体寄生的虫体均为Ⅲ期幼虫,体长约13.5~30mm,头端较尾端尖细。人是该虫的非正常宿主,当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活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海鱼或海产软体动物后会引起异尖线虫病,本病属于鱼源性寄生虫病,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的各个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二、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异尖线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破坏消化道和导致过敏。活体异尖线虫幼虫一旦进入人体消化道,便展现出惊人的破坏力,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内爆发,它们四处游走,可钻入胆道或消化道内壁黏膜,诱发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消化道严重损坏。虫体及其分泌物还会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主要症状为:水肿、风疹、呼吸障碍、甚至休克。临床症状因感染虫体数量多少不同而轻重不一:
1.轻度感染:仅表现为胃肠不适、轻微腹痛。  
2.重度感染:突发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和腹泻。  
3.个别病例:虫体穿透胃壁导致胃穿孔,甚至移行至其他器官。 
三、诊断
生食海鱼或海产软体动物病史及典型临床症状是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是从胃内检获幼虫。纤维内镜检查是胃异尖线虫病最有效的诊断方法,虫体多在胃大弯侧发现。X线检查胃异尖线虫病的特征为纵向胃壁皱褶肿胀,有时可见幼虫呈线性阴影。肠异尖线虫病可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主要特征是以黏膜下层为中心的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蜂窝织炎和嗜酸性肉芽肿。
四、治疗
虫体主要寄生于人体胃肠壁,患者发病急骤,由于症状酷似急性阑尾炎或胃穿孔等外科急腹症,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等疾病。更棘手的是,目前尚无治疗异尖线虫病的特效药物,可用纤维胃镜检查并将虫体取出。
五、流行与预防
自1960年首次在荷兰报道人体异尖线虫病以来,全球五大洲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大多数病例来自日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太平洋地区有食用生鱼习惯的国家。我国北部湾、东海、黄海、渤海、辽河及黑龙江的鱼类不同程度受到异尖线虫幼虫的感染,2013年QIN[1]等报道了我国首例异尖线虫病。青岛市具有绵长的海岸线,海鱼种类丰富,沿海码头捕捞的鲜活海鱼检测结果显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的鱼种较多,其中石鲽鱼、石甲鱼、鲅鱼、鮟鱇鱼、兔子鱼、太平洋真鳕等海鱼体内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较高。
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变生食或半生食海鱼及其制品的不良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异尖线虫主要感染海鱼内脏,肌肉中也有检出,因此喜生食鱼肝、鱼子、生拌鱼片等人群存在感染异尖线虫的极大风险。对新购回的海鱼建议立即彻底清除内脏,对可食用的脏器要认真检查有无异尖线虫感染并充分加热后食用。
敲黑板,当美食遇到异尖线虫威胁,最有效的防御武器是温度控制! 
1.加热灭杀:海鱼烹饪方法以热加工为主,温度达到 60℃以上持续1-2分钟。
2.冷冻处理:对于适合生食或者半生食的品种,- 35℃冻冻 15 h 或 - 23℃下至少 7 d后食用[2]。 
参考文献:
1.QIN Y H,ZHAO Y F,REN Y X,et al.Anisakiasis in China:the first clinical case report [J]. Foodborne Pathog Dis,2013,10(5):472-474.
2.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邢玉芳;孙月琳. 2016-2017年烟台市售140份鲜活海鱼异尖线虫Ⅲ期幼虫感染状况[J]. 现代预防医学,2018,(10):1766-1768.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