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第20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将防治出生缺陷纳入并出台配套文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针对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环节,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多措并举,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实现监管闭环,不断巩固全市孕期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创新监管,执法与指导并重
2025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前筛查服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要求。该中心将监督执法与指导规范深度结合,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一对一指导,帮助剖析医疗机构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指导医疗机构严格资质准入、加强人员管理、规范技术服务,做到“检查一家、规范一家、提升一家”。
共进共治,培训与练兵齐抓
根据工作实际,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分层级、分领域、分专题的能力培训和专业训练。一是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妇幼健康专业依法执业培训,结合案例解析,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市妇幼健康专业监督执法研究学组优势,组织区市卫生执法人员开展专题研讨和执法技能培训,提升执法水平;三是编印《全市妇幼健康卫生监督执法典型案例汇编》,涵盖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典型案例,为一线执法提供实操参考,有效提升案件查办质量和效率。
聚焦关键,检查与规范同步
聚焦医疗机构及人员资质,与外检机构合作协议和备案,临床诊断及检验活动开展,以及知情告知、报告签发等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关键环节,逐项检查、逐一规范,精准提出指导意见,持续跟踪督促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截至目前,今年中心已监督检查相关医疗机构40余家,提出整改建议50余条。
下一步,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将继续坚持专业化、精准化监管,为筑牢出生缺陷防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