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传染病防制
预防登革热,别让“蚊子刺客”叮上你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8-21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近期,美洲多国及东南亚地区疫情持续升温,我国登革热进入流行期,部分省份报告出现本地病例。
夏秋季来临,雨水充足,蚊子们伺机而动,登革热作为通过蚊子传播疾病之一,与普通感冒不同,一旦发病可能比断骨还痛。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高发,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
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伴皮疹、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等,又被称为“断骨热”。
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一般不会直接“人传人”。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症。
认识“元凶”
登革热主要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包括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中白纹伊蚊分布较广,北方更为常见。
伊蚊一般在白天活动,可多次、反复吸血,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伊蚊活跃的高峰时段。
6-9月是伊蚊产卵的高峰期,其幼虫喜好生活在洁净的水体中,树洞、石穴、废旧轮胎等都是它们的家园。
防蚊攻略
预防登革热,核心在于防蚊、灭蚊。
1.防叮咬:在蚊子活跃的季节和时段,外出时可选择浅色长袖衣裤,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在家可选择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来防蚊。
2.清积水:家中及时清除无用积水,定期为家中植物换水洗瓶,避免蚊虫孳生。
特别提醒
出省出境游玩时要注意防蚊。如果出现发热、疼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尤其是出现症状前2周内有登革热流行区旅居史或蚊子叮咬史,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将旅居史告知医生,以尽快得到诊治。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