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导致的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它家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哥”就是人类已经宣布消灭的传染病“天花”。大众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
二、猴痘流行情况
目前猴痘病毒有分支Ⅰ和分支Ⅱ两个分支,两个分支又分为Ⅰa、Ⅰb和Ⅱa、Ⅱb亚分支。既往猴痘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2022年后逐渐扩散至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2022年9月我国报道输入首例猴痘,中国目前主要流行猴痘病毒分支Ⅱ型(西非分支)。2025年1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输入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三、猴痘的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人体的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性接触传播。目前我国报告的猴痘病例大多数都是通过性传播,家庭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偶有报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四、猴痘的临床表现
猴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痛疼。人体感染猴痘病毒后,经过5-21天,多为6-13天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期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及痛疼,面部首先出现,口腔、消化道、生殖器、肛门、眼结膜角膜、头皮等部位都容易出疹(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伴有明显刺痒或疼痛,大多数患者痛疼较轻微;皮疹破损越严重、痛疼越剧烈。
五、猴痘的诊断
01
疑似病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
(1)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2)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3)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0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对符合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标准的病例,应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报告。
六、猴痘的治疗及预后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经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会在几周内消失。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眼角膜结膜感染、脓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年幼⼉童、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CD4细胞计数低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重症或死亡。
七、猴痘疫情为啥备受关注?
2022年7月及202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两次发布警示:猴痘疫情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主要是基于猴痘分支Ⅰ型病毒感染病例出现皮疹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且有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可能。
八、需警惕猴痘性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报告的猴痘病例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性传播。2023年6月以来我国内地多个省市相继报告猴痘确诊病例,其中约50%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有部分病例合并梅毒感染,大多数病例在感染猴痘前存在男男之间的性接触。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感染猴痘后往往临床症状更重,猴痘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需提高警惕,尽早治疗,避免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我国猴痘流行以性传播为主,尤其是男男同性性接触,存在输入性风险。猴痘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皮疹破损痛疼,艾滋病患者合并猴痘感染症状更重,需加强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及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猴痘疫情监测及病毒基因变异监测,未来需结合疫苗研发、精准防控及国际合作,应对病毒变异与输入性挑战。
供稿:黑发欣
审稿:宋鑫
参考文献
1. 曹勇平,郭建斌,贾德胜,等. 猴痘的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4年30卷3期, 208-214页, ISTIC, 2024: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专题研究项目. DOI:19821/j.1671-2720000
2. Ruiqi Ren, Chao Li, Wenqing Bai, Yali Wang, Dan Li, Fan Ding, Niu Yan, Qi Wang, Nijuan Xiang, Lianmei Jin, Lei Zhou, Wenling Wang, Fan Lyu, Peilong Li, Dapeng Zhang, Yan Li, Quanyi Wang, Qun Li, Guoqing Shi.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pox Cases — China, 2023[J]. China CDC Weekly, 2024, 6(26): 619-623. doi: 10.46234/ccdcw2024.118
3. Thornhill JP, Barkati S, Walmsley S, Rockstroh J, Antinori A, Harrison LB, Palich R, Nori A, Reeves I, Habibi MS, Apea V, Boesecke C, Vandekerckhove L, Yakubovsky M, Sendagorta E, Blanco JL, Florence E, Moschese D, Maltez FM, Goorhuis A, Pourcher V, Migaud P, Noe S, Pintado C, Maggi F, Hansen AE, Hoffmann C, Lezama JI, Mussini C, Cattelan A, Makofane K, Tan D, Nozza S, Nemeth J, Klein MB, Orkin CM; SHARE-net Clinical Group. Monkeypox 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 across 16 Countries - April-June 2022. N Engl J Med. 2022 Aug 25;387(8):679-691. doi: 10.1056/NEJMoa2207323. Epub 2022 Jul 21. PMID: 35866746.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5. 李一苇,井文喜,刘远征,等.猴痘合并艾滋病及梅毒一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5,41(01):7-8.
6.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暴露预防专业委员会. HIV感染者猴痘诊治专家共识 [J]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3, 16(4) : 241-24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3.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