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监督执法 >社会办医卫生监督执法
【医法无小事】-- 心理咨询有边界 法律界限不可逾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7-31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卫生执法人员对某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发现,一名精神科住院患者入院记录中记载“初步诊断:精神分裂症;医师签名:王某”等内容。经查,王某持有《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但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王某独立作出上述诊断,其行为已构成心理咨询人员从事精神障碍诊断,卫生健康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健康日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矫正,但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属于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须经精神卫生专业的医疗机构及医师进行诊断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心理咨询的法律界限
问:什么是“精神障碍”?
答: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问: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障碍诊断有什么区别?
答:(1)心理咨询一般指对普通人(而非患者)开展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2)心理治疗是由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内有计划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心理治疗人员为接受规范化心理治疗培训的精神科执业(含助理)医师或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心理治疗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需特别注意的是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
3)精神障碍诊断应当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内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其治疗一般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问:常见越界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哪些,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七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①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②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③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④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
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