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微生物检验
海鲜中的危险致病菌——创伤弧菌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7-25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美味的海鲜中也隐藏着危险的细菌,其中,创伤弧菌便是常见于海鲜中的危险致病菌之一。
什么是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也称海洋弧菌,广泛分布在近海、海湾的海水及海底沉积物中。常寄生在有壳类的海洋生物中(如牡蛎,蟹、虾等)。室温条件下,贝类等海鲜中携带的创伤弧菌繁殖速度极为迅速。创伤弧菌可以感染伤口,因此也被称为“食肉细菌”。
感染症状有哪些?
人类常因生食携带创伤弧菌的海产品,或被带菌的海产品刺伤、伤口接触带菌海水而感染。所以感染创伤弧菌一般分为两类:创伤性感染和食源性感染。
1、创伤性感染
一般症状表现为肠胃炎、伤口感染、脓毒症。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就是脓毒症,会导致感染者出现感染性休克。一旦感染超72小时未进行治疗处理,死亡率可达100%,即使救治及时,也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才可保住生命。
据报道,宁波一位60多岁妇女在海边散步时,由于有伤口的双腿被海水浸泡过,感染创伤弧菌,右小腿发生了明显的肿胀,且病情发展极快,导致全身多个器官衰竭,最后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
2食源性感染
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和普通的胃肠炎不易区分。但是,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炎、免疫缺陷疾病等患者,一旦发生创伤弧菌感染,容易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今年福建一男子食用生腌海鲜后感染了创伤弧菌,在医院救治一个多月,前后经历4次手术,最后不得不失去一条腿才得以保全性命。
哪些人容易感染创伤弧菌?
基础性疾病患者,如酒精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患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淋巴瘤等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易感人群。
虽然感染创伤弧菌后果很严重,但每年被海鲜扎伤或在海水里游泳的人不在少数,真正能够引起严重感染的病例并不多,因为创伤弧菌主要针对免疫力低下者,如老人、小孩这类人群。伤口感染后,处于潮湿、浸水等特定环境下更容易发病。
怎样预防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有伤口时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海水。处理海鲜时可戴橡胶手套,避免被扎伤。爱吃生海鲜的人群,要格外注意,尽量将海鲜煮熟食用,高温蒸煮可将创伤弧菌彻底消灭。生食海鲜以及被海鲜扎伤的人,一旦出现发热、低血压或肢体肿痛等现象,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不小心被海鲜刺伤怎么办?
牢牢记住三部曲:
一洗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刺伤的患处。
二挤
沿着指尖用力挤掉污染的血,持续约1-2分钟。
三消毒
再用碘伏消毒伤口2-3遍。
注意:如果伤口出现疼痛加剧,红肿,瘙痒,发热或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