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超过20度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梁辰表示,中医将脊柱侧弯归为“脊痹”“筋痹”范畴,认为其发生与“筋骨失衡、经气不利”密切相关。现代生活方式中,许多不良习惯都是导致脊柱问题的潜在因素。最常见的不良姿势包括长期单肩背包,使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坐姿不正,喜欢跷二郎腿或歪着身子写字;睡姿不当,使用过高或者过低的枕头;以及长期低头玩手机,造成颈椎前倾。此外,运动不足导致核心肌群力量薄弱,课桌椅高度不合适,书包过重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脊柱正常发育。
“家长可以通过几个简单方法初步判断孩子是不是有脊柱问题,比如让孩子在自然站立时观察他的双肩是不是等高,弯腰时看背部是不是对称,平躺时比较双腿长度是否一致,观察衣服领口是否经常歪向一侧,检查鞋底磨损的部位是不是对称。如果发现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X光片可以准确测量脊柱侧弯角度。”梁辰说,中医在脊柱侧弯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中医强调治未病,在侧弯初期就能够通过手法调整、功能锻炼等方法干预。一般采用“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运用传统推拿手法矫正小关节错位,配合针灸疏通经络气血。其次,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除了局部治疗,医生还会根据患儿体质进行辨证用药。比如肝郁气滞型、肾精不足型、脾虚湿盛型可以选用不同方药进行调理。这种整体调节能够改善内环境,促进脊柱健康发育。再者,中医还有很多外治法,如中药热敷包能温经通络;拔罐疗法可松解肌肉痉挛;导引功法,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在预防方面,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坐45分钟就起身活动;选择双肩背包,且重量要适宜;睡硬板床,枕头高度适中;定期进行游泳、引体向上等体育锻炼;练习‘五点支撑’‘小燕飞’等动作,都对脊柱健康有好处。”梁辰强调说,对于侧弯角度超过20度的患儿,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在早期干预、延缓进展、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严重侧弯,仍然需要配合支具或者手术矫正。早发现早干预,是治疗孩子脊柱侧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