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水可以作为饮用水?
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提出了三项原则性的卫生要求:
(1)流行病学上安全,即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
(2)化学成分上安全,即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不会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3)感官性状良好,即水质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肉眼观察时不会发现异物或杂物。
2.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如何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至用户的供水方式(包括公共供水和单位自建设施供水)。
二次供水: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贮存,再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设施。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连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3.自来水安全吗,是怎么来的?
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生活饮用水即自来水,包括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和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由水厂集中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到用户家中。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要求。
水厂的处理工艺主要为:原水→混合(加药)→絮凝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加氯)→配水泵(补氯)→市政供水管网。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要达到0.05mg/L,所以自来水偶尔带有些许氯味是正常现象。水烧开后开盖继续煮沸2-3分钟可以使水中氯气挥发掉。
4.水中物质繁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质指标科学吗?
水中含有的各类物质很多,筛选重点水质指标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选择对水质、人群健康生活质量会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的指标。
(2)选择有充分且科学的依据来确定卫生限值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