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理化检验
最近被反复提及的增塑剂是什么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11-08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增塑剂是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添加剂,顾名思义,增塑剂是指一类能够增加高分子材料可塑性的添加剂,凡是能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烧融温度,提高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制品柔软性的材料都叫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实际上是聚合物的一部分。一般内增塑剂是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所引入的第二单体。由于第二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有规度,即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例如氯乙烯-酯酸乙烯共聚物比氯乙烯均聚物更加柔软。内增塑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而且必须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因此内增塑剂用的较少。

外增塑剂是一个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把它添加在需要增塑的聚合物内,可增加聚合物的塑性。外增塑剂一般是一种高沸点的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溶点的固体,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酯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它们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在升高温度时的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体溶液。外增塑剂性能比较全面且生产和使用方便,应用很广。人们一般说的增塑剂都是指外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都是外增塑剂。

增塑剂由于广泛用于各种产品中,所以无论是我们平时使用的保鲜膜、儿童玩具还是女性经常使用的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都含有增塑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塑剂会慢慢从塑料制品中逸出,进入空气、土壤、水源乃至食物。除了从环境中迁移到食物链,增塑剂也可通过食品包装迁移到食物链或非法添加到食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可以经口腔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入这三个途径进入人体,被认为是人类自己生产制造的产量最大的环境雌激素之一,已经陆续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即增塑剂)因其存在的生殖毒性、遗传毒性等多种毒性作用,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对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食用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也很大。

我国早已明确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不能作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又如,在童装童鞋、玩具、儿童家具以及彩画颜料、蜡笔、书包等用品的国标中,也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有明确的限量要求,限量值与欧盟现行标准一致。然而,我国现行标准中,对球类、跳绳等学生体育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限量只有参考标准,没有强制标准。部分厂商完全不顾参考标准,导致产品中增塑剂严重超标。

另外,高温、油性等使用环境造成增塑剂迁出。增塑剂与塑料材质是一种物理性的松散结合,在油性或加热等情况下,增塑剂极易从塑料中转移至环境中。比如婴儿的照护者直接将塑料奶瓶放进微波炉内加热,或者用非食品级塑料袋存储婴儿辅食,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增塑剂析出,进入婴儿饮食中,尤其婴幼儿存在啃咬行为,若啃咬的塑料玩具质量低劣,将会增加增塑剂进入婴幼儿口中的风险。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