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环境卫生
别再乱“叮”了,这些加热习惯该改改了!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6-12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你有没有将冷掉的外卖(一次性餐盒)直接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亦或有没有将早晨买多的包子油条裹着塑料袋丢入微波炉?
……
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做着这种事,
那我只想说,什么都“叮”,只会害了你!
微波炉的禁忌可不止鸡蛋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塑料容器与微波炉如同两位得力干将:一个轻巧便携,承包了食物储存与打包的日常;另一个火力全开,让冷饭剩菜瞬间满血复活。可当这两位生活助手强行组队,却意外成了问题CP——看似完美的搭配,实则暗藏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健康危机。
 
不卖关子,直接说,这种搭配可能会释放增塑剂!
 
增塑剂到底是什么东西?
增塑剂,是一类添加到塑料制品中,用于增强塑料柔韧性、延展性和耐用性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广泛存在于聚氯乙烯(PVC)等塑料制品中。
 
增塑剂的“出逃”之旅
塑料制品中的增塑剂可不老实,一旦遇到高温,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持续释放。更令人心惊的是,微波的高频震荡会加剧这种破坏。想象一下,塑料分子在高温与微波的双重夹击下,如同被疯狂摇晃的拼图,原本稳固的结构被彻底打乱,大量增塑剂趁机挣脱束缚,渗入食物中。
增塑剂的健康影响
有些“出逃”的增塑剂不是什么善茬,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伪装成人体正常的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等),与人体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结合。原本人体激素的分泌和作用过程是非常精确且有序的,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特定的生理反应,调节身体的各项功能。但增塑剂的冒名顶替,会打乱这个正常的秩序。
1.增塑剂可能导致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例如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
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女性月经紊乱、子宫内膜增生等;还可增加儿童性早熟的风险,干扰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2.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症状。
3.此外,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也有潜在毒性
 
3 招破解 “塑料灾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默默拿掉了包子的塑料袋?有这种执行力,你做什么都会成功的!面对微波加热的增塑剂威胁,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1.认准标识选容器:认准容器底部的“三角循环标志”,带有“5”字三角循环标志且明确标明“微波炉适用”的聚丙烯(PP)塑料容器,才能放心使用(但即使是安全材质,也应避免长时间、高功率加热;若出现变形、划痕,应及时丢弃)。当然,最保险的选择是玻璃、陶瓷容器,它们化学性质稳定,堪称微波加热的 “安全卫士”。​
2.精准控温防超标:严格控制加热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降低微波炉功率,避免局部温度过高。​
3.警惕细节保健康:加热时务必取下塑料盖子,因为盖子材质可能与盒身不同,高温下更易释放有害物质;对于一次性PP外卖餐盒,不建议重复加热,尽量将食物转移至安全容器后再加热。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