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微生物检验
清爽一夏,健康先行!收好这份夏季传染病防护指南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6-12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夏天是享受阳光与活力的季节,但也暗藏健康挑战。高温潮湿的环境,为多种传染病提供了温床。掌握科学防护知识,筑牢健康防线,才能安心畅享夏日!

一、 夏季需警惕的“健康刺客”

1、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

传播:不洁饮食(污染的食物、水)、苍蝇、手部污染。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水样或脓血便)、恶心呕吐。

2、虫媒传染病:

(1) 登革热:

传播:伊蚊叮咬。

症状: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

(2) 蜱传疾病 (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传播:主要经蜱虫叮咬,也可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

核心提醒:在山区、林区、草地活动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务必就医并告知活动史/叮咬史

3、呼吸道传染病 (夏季亦有):

(1) 流感新冠

传播:空调房、人员密集场所易传播。

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

(2)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传播:密切接触、飞沫、污染物品。

症状:发热,口腔、手、足、臀部疱疹。婴幼儿高发。

二、 科学防护,安心度夏

做好以下几点,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1) 严防“病从口入”:

勤洗手: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外出归来,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彻底洗手。

吃熟喝净:食物彻底煮熟,生熟分开;不喝生水;少吃生冷食品(凉拌菜、刺身等)。

清洁环境:保持厨房、餐具卫生,及时清理垃圾,防蝇灭蝇。

(2) 有效防虫叮咬:

通用防护(防蚊防蜱):

穿衣:户外活动,尤其在草木多的地方,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驱虫剂:在裸露皮肤和衣物上使用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伊默宁(IR3535)或柠檬桉油的有效驱虫产品(按说明使用)。

环境管理:清除小型积水(盆罐、轮胎、托盘等),破坏蚊子孳生地。定期检查宠物是否有蜱虫。

活动后检查:户外活动后尽快洗澡,并检查身体(特别是皱褶处)和衣物有无虫类附着。

蜱虫叮咬处理:如发现叮咬,避免直接用手捏或拔。可用尖镊子贴近皮肤夹住头部垂直拔出,清洁伤口。处理困难或情况严重时请及时就医

(3) 呼吸道防护不放松:

常通风:室内勤开窗,空调房也要定期换气。

少聚集:人员密集、通风差场所减少停留,必要时戴口罩。

讲卫生:咳嗽喷嚏掩口鼻(纸巾/肘部),不随地吐痰。

护儿童:手足口病季,少去拥挤场所,注意玩具、餐具消毒。

(4) 增强自身抵抗力:

睡好觉: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

吃均衡:多吃蔬果,保证蛋白质,饮食清淡易消化。

适度动:选择凉爽时段进行适量运动。

心情好: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三、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特别提示:蜱虫可能出没的区域活动后,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活动区域和可能的蜱虫接触史!出现腹泻、呕吐、持续高热、严重头痛、皮疹、口腔疱疹等疑似传染病症状,也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规范治疗。

夏季传染病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提高警惕,落实科学防护措施——注重饮食饮水卫生、有效防虫叮咬、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个人体质。做好这些,就能有效抵御病菌侵扰,尽情拥抱健康、快乐的夏日时光!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