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可谓知名度最高,让人谈“肝”色变,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乙肝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0多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约三分之一发生在中国。我国曾被称为“乙肝大国”,经过实施儿童免疫预防等有效措施,我国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由1992年的9.75%下降至2006年的7.18%,2014年我国1~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下降至2.94%,其中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继续维持在1%以下,我国终于在2020年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但目前我国HBsAg携带者仍有约75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2000万~3000万例,乙肝病毒感染仍然严重威胁着我国公民健康。
如何科学预防乙肝,积极消除乙肝危害?您需要知道以下知识:
1. 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乙肝的潜伏期为1~6个月,平均为3个月。
2. 乙肝的传染源有哪些?
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它的传染性与体内的病毒含量呈正比。
3. 乙肝如何传播?
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如果身边有亲人、朋友或同事是乙肝患者,希望大家能合理看待,不歧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4. 乙肝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婴幼儿是获得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危险时间,因为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感染后极易发展为慢性乙肝,成年后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也会增加。高危易感人群还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和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
5.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可以通过去医疗机构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来发现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特别是易感高危人群,如果检测发现乙肝病毒感染阳性,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如果检测乙肝病毒感染阴性并且无保护性抗体,可以选择接种乙肝疫苗来提供保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实现消除乙肝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6. 乙肝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 接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适龄儿童按“0-1-6个月”程序共接种3剂次,其中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成人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自愿自费接种,有接种需求的人群可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接种单位进行咨询,前往正规的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2) 做好个人防范。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到正规医疗机构输血、使用血制品、纹身、穿刺、口腔诊疗等;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