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不确定度分析
8.1 考虑不同氡及其子体个人剂量水平的不确定度评价可根据待积有效剂量的水平开展不确定度的评定:a) 对待积有效剂量≤0.1 mSv 的估算时,可不考虑不确定度评定;b) 对待积有效剂量>0.1 mSv 的估算时,应考虑 A 类和 B 类的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本标准监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参见附录 D。
8.2 氡及其子体个人剂量监测中应考虑的不确定度来源氡及其子体个人剂量监测中应考虑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a) 监测用和跟随剂量计的径迹测读与计数中的统计涨落及其正态分布的合理性;b) 探测器物理性能差异带来的测量系统误差,主要是能量响应和角度响应等;c) 校准或刻度引入的误差,主要是刻度系数的不确定度和非线性;d) 蚀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9 质量保证应将质量保证始终贯穿于从监测计划制定到结果评价的全过程。质量保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 选用符合要求、工作正常的剂量计、设备和仪器;b) 系统的定期校准和维护;c) 积极参与实验室间的相互比对,包括测量方法、技术规范等;d) 选择人工测读时,应进行人员技术培训并授权,妥善保留技术培训和授权文件;e) 应使用能够提供本底信息的跟随剂量计;f) 应制定和严格遵守剂量计发放、佩戴、运输、回收和保存等环节的操作规程;g) 按 GBZ 129 的要求进行剂量评价,记录并妥善保存监测数据;h) 对异常数据的剔除,应在现场用复查的方法,或使用适宜的统计学方法剔除异常数据。在剔除异常数据的同时,还应检查和分析其产生原因,并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