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处理程序和方法
5.1 全身污染
5.1.1 用毛巾或擦拭纸从头部到足底顺序擦拭皮肤。
5.1.2 根据头发污染程度及洗消效果,采用头部后仰位温水冲洗头发、部分剪除头发或剃除头发方式进行去污,用温水冲洗全身一次。
5.1.3 用去污剂或肥皂按顺序均匀快速涂抹头皮、面部、耳后、颈部、上肢、腋窝、上身躯干(借助柔软搓澡巾或长条纱布涂抹后背)、会阴、臀部、下肢,再用温水直立位快速冲洗。
5.2 局部污染
5.2.1 头部污染:a) 取仰卧位,闭眼,用棉球塞住鼻孔与双耳道;b) 用温水冲洗头皮 2 次,涂抹去污剂,揉洗头皮 2 次,冲洗时紧闭嘴巴;c) 去污后仍超过操作干预水平时,应剃除头发,重复本标准第 5.2.1 条b)项的程序;d) 用温水冲洗去除去污剂;e) 擦干头皮。
5.2.2 眼部污染:a) 用棉球塞住双耳道;b) 取下颌上抬、头后仰位或俯面位缓慢冲洗眼部;c) 用洗眼壶加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眼结膜与巩膜,注意冲洗穹隆部位;d) 必要时可用 1%(质量分数)的利多卡因作眼球表面麻醉和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e) 用干棉签擦拭眼部水滴。
5.2.3 鼻腔污染:a) 使用鼻拭子轻轻擦拭鼻腔后,测量放射性核素污染水平;b) 用口深吸气,先后按住左、右单侧鼻孔,用力呼气,清除鼻道内分泌物,反复多次;c) 取下颌上抬、头后仰位;d) 取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签,分别擦拭两侧鼻孔,剪去鼻毛;e) 用蘸有去污剂的棉签分别擦拭两侧鼻孔;f) 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分别擦拭两侧鼻孔;g) 必要时,可用 1%(质量分数)麻黄素滴鼻或使用其他血管收缩剂。
5.2.4 口腔污染:a) 先用饮用水漱口多次;b) 用牙膏刷牙 2 次,不得吞咽,避免牙龈出血;c) 必要时,用 3%(质量分数)枸橼酸溶液或 2%(质量分数)碳酸氢钠溶液冲漱口腔;d) 必要时,用 3%(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口腔含漱,冲洗咽部污染。
5.2.5 耳部污染:a) 取半侧卧位;b) 用软毛刷对外耳廓由内向外刷 2 次;c) 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顺时针擦拭外耳道和耳廓 2 次;d) 用蘸有去污剂的棉签分别擦拭外耳道和耳廓 1 次;e) 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分别擦拭外耳道和耳廓 2 次。
5.2.6 颈面部污染:a) 取仰卧位,闭眼,用棉球塞住鼻孔与双耳道;b) 用去污海绵或蘸有去污剂的棉球在污染部位小心擦洗起泡沫,必要时用剃须刀剃掉胡须;c) 用吸水纸或干棉球将去污剂擦拭干净;d) 重复本标准第 5.2.6 条 b)项和 c)项步骤 2 次;e) 去掉耳、鼻处棉球,用温水洗脸,擦干。
5.2.7 其他部位污染:a) 用温水冲洗,或用湿纱布轻轻擦拭;b) 用软毛刷将去污剂均匀地涂抹于污染处,轻轻刷洗;刷洗时沿皮纹方向;手部注意指缝、甲沟与皮肤皱褶处的刷洗,必要时剪去指甲;c) 用温水冲洗,擦干。
5.3 体表创面污染
5.3.1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保护创面清洁的前提下,脱掉或剪除衣物,暴露创面。
5.3.2 尽早使用蘸有无菌去污剂的棉球擦洗,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清水)直接冲洗创面。
5.3.3 创面剧痛时,可用 1%~2%(质量分数)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5.3.4 去污同时直接测量体表创面污染,必要时?样测量。α核素污染需用伤口监测仪测量定位。
5.3.5 必要时手术去污。体表创面污染的清创手术除遵循一般外科手术规程外,也应遵循放射性核素污染手术的处理规则:在污染部位每进一刀,或更换刀片,或边测量污染水平边进行手术,以避免因手术器械导致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扩散;对深部刺破伤,且怀疑有残留物或严重残留污染,在伤口监测仪准确定位下实施手术。
5.3.6 留存切除的创面组织,做放射性核素测量和分析。
5.3.7 体表创面去污完成后,应进行监测。监测值低于操作干预水平时,去污完成。未能彻底去污的部位,按本标准第 4.2.17 条进行处理。
6 皮肤剂量估算根据皮肤污染情况,必要时按GBZ/T 244方法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