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能让孩子长高个?
孩子的身高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模板,如果父母身高偏矮的画,孩子就没有可能长成大高个了吗?当然不是。孩子现在的生活条件和父母小时候相比有很大的改善,也就是说,孩子生长在更肥沃的土壤里,非常有可能超越父母,长成“大长腿”。可以从合理膳食、户外运动和充足睡眠三个方面来说。
1)合理营养是儿童生长的“土壤”,就像树苗想要长高,需要浇水、施肥。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按照膳食指南建议的平衡膳食模式,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其中有几类营养素与身高生长关系及其密切,而中国儿童的膳食结构又容易缺乏,因此要特别关注。
蛋白质,人体骨骼的1/3由蛋白质构成,它是我们长成大高个的钢筋铁骨,如果缺乏蛋白质,孩子骨骼的生长就会受限。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虾等水产品、畜禽肉、蛋、奶和豆制品,因此每天要保证一个鸡蛋,一杯奶,1掌心大小的鱼,1掌心大小的肉,1-2两豆腐,尤其大豆制品(豆腐、豆浆)既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又可以避免过多摄入脂肪。
钙:是骨骼中的水泥,决定了骨骼的硬度,钙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奶及奶制品,因此每天一杯奶很关键。
其他营养素如铁、锌、碘都和孩子骨骼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营养素的缺乏会导致身高发育不足。铁、锌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红色的肉类和动物肝脏,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碘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海产品(海带、紫菜等每周至少吃一次)和强化碘盐。
2)户外活动是儿童生长的“阳光”:万物都有趋光性,人体也一样。我们的皮肤下潜伏着一个重要的能量源——胆固醇,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D。维生素D和钙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朋友,维生素D可促进钙在小肠吸收,有利于骨骼生长。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种类较少,因为这是一种很奇妙的阳光营养素。但是要注意,第一不要在室内晒太阳,因为玻璃会阻挡紫外线,第二户外活动不要包裹太严实,皮肤得适度暴露在阳光下。适当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还会通过肌肉的牵扯刺激骨骼发育,热爱运动的孩子个子往往也是个子较高的。所以孩子每天要保持至少2小时白天户外活动,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及每周3次强壮骨骼的运动(跑步、跳绳、篮球、排球等)。
3)充足睡眠。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与孩子的健康密切相关。睡眠的时候,孩子的身体会有以下变化比如: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大约7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产生和释放的;睡眠也会让我们肌肉放松,体温下降,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有利于孩子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助于大脑快速发育,尤其在睡眠的快动眼时期,大脑的发育最迅速;可以保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提高抵抗力。睡得好的孩子才更聪明、更健康、长得更好。每个孩子对睡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