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知识库之“儿童青少年健康”(11-20条)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03-17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11.婴儿习惯养成7~9月龄婴儿开始学习固体食物的咀嚼、吞咽技能,学习抓食;10~12月龄学习用杯饮、用勺自喂。养育人应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绝不强迫喂养

12.婴儿保健应带婴儿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通过抚触、做操等形式,促进婴儿身体活动。婴儿出生后即可练习俯卧抬头,6个月后开始练习爬行,家长应敏感把握婴儿需求,及时提供回应性照护。通过与婴儿交流与玩耍,促进婴儿发育。

13.婴儿保健婴儿出现吃奶差、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体液,避免发生脱水。婴儿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以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

14.婴儿筛查婴儿3、6、8、12月龄时可各享受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和咨询指导,6~8个月时接受血常规检查。

15.婴幼儿体格生长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应从感知觉、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适应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生长监测图是监测婴幼儿体格生长状况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体格生长偏移。

16.幼儿生长情况幼儿24月龄时体重约12千克,身高约85厘米,牙齿约16颗。30月龄时乳牙出齐。36月龄时体重约14千克,身高约95厘米。

17.幼儿膳食幼儿膳食逐渐趋于家庭饮食,但食物应体积较小,品种多样,口味清淡。三次正餐两次加餐营养合理分配。幼儿食物中,每天都应包括肉、蛋、奶,注意预防维生素D缺乏

18.幼儿膳食鼓励幼儿自己用勺吃饭,按时进餐,控制零食,少吃高糖、高脂和高盐食品。鼓励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儿童应养成饭后漱口,早晚由家长使用含氟牙膏给儿童刷牙的口腔卫生习惯。

19.幼儿运动幼儿练习手的抓握动作和手眼协调操作物体,可促进神经行为发育。幼儿一般15~18月龄可独立行走18~21月龄可上台阶,24~30月龄能跑跳,同伴间交往明显增多。

20.幼儿语言2~3岁是幼儿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多给幼儿看画报、讲故事、教儿歌,鼓励幼儿多说话、多回答问题。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