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因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致使某些疾病呈现出高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简单来说,这些病就像被“锁定”在了某些地方,与当地环境紧密相连。
它主要分为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化学性地方病常因当地土壤、水质中化学元素含量异常,经饮食进入人体而致病,像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生物性地方病则多由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引发,如鼠疫、血吸虫病。地方病的发生区域,往往自然环境中存在特定致病因子,影响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青岛地区常见地方病有哪些?
1.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主要因环境缺碘,致人体碘摄入不足。像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土壤、水源含碘量低,居民易受影响。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甲状腺会代偿性肿大,引发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还会影响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矮小、聋哑等,即克汀病。孕妇缺碘,易致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先天畸形。
2.地方性氟中毒
长期摄入过量氟是引发地方性氟中毒的主因。我市部分区市因饮水含氟量过高,呈现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西南部分地区则因燃煤污染,煤中氟释放污染空气和食物,呈现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
过量氟进入人体,破坏钙、磷代谢平衡。其典型症状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表现为牙釉质失去光泽,出现白垩色、黄褐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牙齿缺损。氟骨症初期,患者常感腰背部、四肢大关节疼痛,随病情发展,关节活动受限、僵直,骨骼变形,如驼背、脊柱侧弯,甚至造成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地方病如何预防?
1.碘缺乏病预防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关键。我国食盐加碘政策成效显著,通过日常食用碘盐,能稳定补充碘元素。在炒菜时,要注意在菜快出锅时放盐,避免过早放盐致碘在高温下挥发。
2.地方性氟中毒预防
对于饮水型氟中毒,若当地水源含氟高,可改饮低氟水,如打深井获取深层低氟地下水,或引入江河等含氟量低的水源。还能使用化学方法除氟,像用活性氧化铝等除氟设备处理饮用水 。针对燃煤污染型氟中毒,要改良炉灶,安装烟囱,使煤燃烧产生的含氟废气排到室外,减少室内空气和食物污染。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远离地方病,做好有效预防,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共创美好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