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期监测体重。
家长可以使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来评估筛查孩子体重情况。可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其计算方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家长发现儿童超重肥胖后,应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体重管理。
2. 合理膳食。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指出,学龄儿童每天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至少摄入25种以上食物。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用餐时长适宜。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零食合理不过量。注意食品安全,不吃过期食品,不吃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学会看营养标签。父母是孩子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榜样,家长以身作则,食用健康食物和保持运动习惯,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形成平衡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3. 鼓励户外活动和运动。
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运动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平均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跑步、骑车、滑板、球类运动;每周至少3次抗阻运动,如跳远、跳绳、攀爬器械等。寒假期间家长和孩子走出户外、走向大自然、“目”浴阳光,培养至少一项户外运动或锻炼的爱好。鼓励家庭共同制定计划,创造户外活动环境,组织户外拓展等,激发孩子运动的乐趣。
4. 保障充足睡眠。
《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GB/T17223—2012)对学生睡眠时间做出明确要求。早睡早起不熬夜,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初中生保证9小时,高中生保证8小时。卧室不摆放电视、电脑,使用避光窗帘、不开夜灯睡觉,不在躺卧的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夜间避免或减少暴露在高亮度、富蓝光的电子产品光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