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感传播】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2.【流感易感人群】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3.【流感症状】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头痛、咽痛、肌肉酸痛、上吐下泻、身体不适等。流感不仅会损害呼吸系统,还会累及神经、心血管系统等。
4.【流感家庭防护】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老人与慢性病患者。当带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者及自身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轻症流感】流感轻症感染者可自行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6.【流感日常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在流感流行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或口。
7.【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和流感病毒匹配的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儿童、老人、体弱者等人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
8.【流感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等。
9.【流感疫苗接种时机】流感易发生于冬春季节,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即每年的9月、10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
10.【禽流感的感染】人类可以感染禽流感及其他人畜共患型流感病毒,主要途经是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大多数甲型H5N1和甲型H7N9人类感染病例均与直接或间接接触染病活禽或病死禽类相关。
11.【禽流感防护】减少与活禽接触、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禽流感十分重要。到有疫情报告地区的活禽市场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活动物和动物接触过的表面;确保儿童不要接触患病或死亡动物。
12.【发生禽流感疫情】所在地区有禽流感报告后,要尽量将不同种类的动物隔离开;动物患病或死亡后,应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不应宰杀和食用患病或死亡动物。
13.【正确制备烹饪肉类】正常的烹调温度可使流感病毒灭活,只要正确制备及烹饪,使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以上都是安全的,包括禽类。避免食用生肉和未经烹调的含血肉制品。
14.【肺结核定义】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检有结核菌的病人可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产生的飞沫核(微小颗粒)传播结核菌。
15.【肺结核传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就会形成结核感染,感染结核菌的人如果抵抗力低或感染菌量大、毒力强就可能得结核病。
16.【肺结核症状】一般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通常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如果对症治疗2周无效,或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可能是得了肺结核。患肺结核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症状。
17.【肺结核需尽早就诊】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他人的可能性。
18.【肺结核免费治疗】我国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坚持规范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病。
19.【肺结核规范治疗】肺结核病人规范治疗2~3周后,其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坚持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是治愈的重要条件。
20.【肺结核传染期】传染期肺结核病人应该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绢捂住口鼻,以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21.【新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为高热,热程不超过3天;部分患者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会出现肺炎相关表现。
22.【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也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或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
23.【新冠居家适应症】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适用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的感染者,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24.【新冠居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25.【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勿过度疲劳。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