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的中毒。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职业活动中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可逆性结合引起缺氧所致。动物体内红色素主要有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两种,其中肌肉中以肌红蛋白为主,主要负责接收毛细血管中的氧并将之扩散到细胞组织。肌红蛋白由球蛋白分子和含铁血红素分子组成,其存在形式有脱氧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
在动物生存时,肌肉中的肌红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与氧结合形成鲜红色的氧合型肌红蛋白,不与氧结合时成暗红色脱氧合肌红蛋白。动物死后,当肌肉组织爆露于空气中以后,肌红蛋白自动氧化生成暗褐色的高铁肌红蛋白。动物死后如何保持肉中肌红蛋白的存在形式,避免肌红蛋白氧化生成褐色的高铁肌红蛋白是控制肉制品色泽的关键。因一氧化碳与肉中肌红蛋白具有极强的亲合能力,通常其亲合力高出氧近240倍,且与肌红蛋白结合的稳定性极高,防止肌红蛋白中Fe2+向Fe3+转化,从而能达到长时间保持肉质良好色泽的效果。从发色机理分析,一氧化碳与鱼肉肌红蛋白的结合并不会改变肌红蛋白的结构,并且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同肌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类似,一氧化碳只是作为一种气体被肌红蛋白运送到肌肉组织。
一般认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30~270倍,能把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HbO2)中的氧排挤出来,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又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故碳氧血红蛋白较之氧合血红蛋白更为稳定。而碳氧血红蛋白不仅本身无携带氧的功能,它的存在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离解。研究表明,随着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逐渐增加,氧合血红蛋白中氧的解离和组织内二氧化碳的输出受到阻碍,最终导致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产生中毒症状。
常见的产生一氧化碳的作业有: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瓦斯爆炸;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金属羰化物生产等作业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