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学校卫生
携手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多病共防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11-04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心理健康等健康问题存在共同的风险因素,可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例如,长时间的静态行为、不良的睡眠习惯、营养不均衡以及缺乏亲子交流等都可能是导致学生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共同风险因素。因此,通过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学校环境、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多病:同一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或健康问题,各种疾病或健康问题之间可以互不相关,也可以相互影响。多病中病因相同或具有共同的风险因素时,可采取多病共防策略。如日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缺乏、静态行为、睡眠节律紊乱、社会时差大、夜间接触光源刺激时间过长、营养失衡、亲子交流缺乏等往往是学生群体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共同风险因素,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充足睡眠和早睡早起、规律生活、均衡营养、加强亲子交流等,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达到多病共防的目标。

1.推广简单易行、效果可靠的适宜干预技术。倡导“6个1”健康生活方式。

保障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校内和校外日间户外活动各1小时。

久坐1小时需要起身活动10分钟。

以娱乐为目的的视屏时间每天小于1小时。

三餐就餐时间相对固定,相差不超过1小时(比如每日早餐就

餐时间均在7时左右,最早不早于6时,最迟不迟于8时,午餐晚餐

以此类推)

早睡早起,每天减少夜间接触光源刺激1小时。

每天亲子交流1小时和互动1刻钟中(15分钟)

2.改善学校健康环境,比如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引导学生保证在校充足的身体活动时间,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并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配课桌椅,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标准要求等等,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3.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重点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身体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课、课间

操,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营养膳食。控制油盐糖,保证蔬菜水果、畜禽肉等蛋白质和钙

的摄入。

健康睡眠。满足各学段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学习日和周

末睡眠作息相对稳定。

行为方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尝试吸烟饮酒,避免其他成

瘾行为。

视屏时间。控制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睡前不玩手机及其他电

子产品。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