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将至,又到了一年一度与蚊子“相遇”的季节……
你是否在睡的正香时候被“嗡嗡”声吵醒?或是外出游玩时,不知不觉就被蚊子“赏”了几个“大红包”?
对于来无影去无踪的蚊子,我们恨不得让其从世界上消失,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传播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疟疾就是其中一种。我市能传播疟疾的蚊子是中华按蚊。
1. 被小蚊子“亲一口”,噩梦能做好几宿
众所周知,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四种,潜伏期为7~30天不等:间日疟与卵形疟的潜伏期为13~15天,三日疟为24~30天,恶性疟为7~12天。
2. 疟疾的其他传播方式
除了蚊子,疟疾也可通过母婴和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如果妊娠期妇女感染了疟疾,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胎儿患先天性疟疾。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了携带疟原虫的血液,如器官移植等,亦可有感染疟疾的风险。
然而,由以上两种途径感染疟疾的机会较小,主要还是以蚊子为主。
3. 什么人会被“叮”上?
由于热带、亚热带的疟疾流行区(如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的温度较高,蚊虫多,因此,去往该地区务工、旅游、求学的人员若防护不当,易患疟疾。
4. 疟疾的“物理攻击”(症状)
普通攻击——寒战、发烧、出汗、头痛等症状,类似感冒,所以易被漏诊或误诊。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导致病情恶化威胁生命。
放大招——如果患恶性疟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贫血、脾肿大、肾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
因此患者在就医时务必要向医生如实说明疟疾流行区出国史,以便对症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5. 疟疾会“复活”吗?
对于首次患疟疾的病人,如果肝细胞或者血液内的疟原虫没有被完全清除,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再次增殖,就会出现复发或者再燃的临床现象。
4种疟疾均有出现再燃的可能,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还会复发,因此患者需谨遵医嘱,规范服药,清除体内疟原虫,降低复发和再燃的几率。
6. buff叠加,有我没它!
虽然我市在2017年就已达到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认证的疟疾消除标准,但是仍然需要预防输入性疟疾,也就是在境外疟疾流行区感染了疟疾之后,回到当地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例。
1) 预防疟疾的重点在于防蚊驱蚊,出国前要查询了解当地疟疾流行情况,做好攻略。
2) 使用驱蚊水、蚊香、蚊帐、杀虫剂、电蚊拍、灭蚊灯,安装纱门、纱窗,穿长袖长裤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 草里有蚊,小心!尽量避免去草丛、树林、沼泽等蚊子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
如出现疟疾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