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健康乐享水相关娱乐活动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6-21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分享:
随着夏天的到来,孩子们纷纷涌向泳池和水上乐园等公共场所寻找消暑的乐趣。然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要注意防范以水为传播媒介的疾病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健康威胁。
盘点与水相关娱乐活动常见病原体及传播疾病,如下:
1.诺如病毒:诺如病毒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经粪口途径传播。因此,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包括娱乐用水和饮用水)可导致水传播感染。以呕吐、痉挛、恶心和腹泻为典型症状的急性胃肠炎,有时伴有低烧、头痛和不适。有研究表明,与水相关娱乐活动中,病毒感染疫情最常发生在游泳池,占比达49%。
2.腺病毒:腺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飞沫或接触传播,引发多种临床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咽结膜热)、眼部感染(结膜炎)、肠道感染(肠胃炎)、脑炎、肺炎,甚至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肠道病毒通过摄入进入人体,在喉咙和肠道中生长,通过粪便排出。它们会引发结膜、呼吸道或胃肠道疾病,但也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瘫痪、心肌炎或手足口病。
4.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它们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或通过与受感染对象直接接触传播。
5.寄生虫: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的感染均与娱乐用水或游泳池有关。
6.细菌和真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都是常见病原体。
参与游泳、水上娱乐活动降低此类疾病发病风险建议:
1.选择正规、卫生条件良好场所:选择有良好的卫生管理和水质监测记录的场所。观察水质是否清洁,避免在受污染的水中游泳、娱乐。
2.遵守卫生规则:游泳前淋浴,减少身体污垢进入水中;不要在水中小便,以维护水质清洁。
3.穿戴适当的泳装和防护用品:推荐使用防水性强、不易脱落的泳帽、泳镜和耳塞,以减少水中微生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
4.个人卫生习惯:游泳前后要淋浴,清洁身体;不要随意落地坐,避免交叉感染;尽量不要让水进入口中,不要在池边吃东西,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5.注意身体异常反应:一旦出现皮肤过敏、眼睛红肿等疑似感染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