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是家长引导学子们维护身心健康的黄金时间。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助于预防新冠、流感等多种传染病、近视、肥胖、精神疾病和多种健康问题的发生。
1.戴口罩,少聚集。
提高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意识,出门佩戴口罩,保持与他人的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减少参加聚集活动,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2.勤洗手,讲卫生。
保持手卫生,饭前及外出后勤洗手,不用手触摸眼、口、鼻;室内多通风,降低病毒浓度;打喷嚏、咳嗽用纸巾掩住口鼻,减少疾病传播。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学习时,注意调节灯光光线,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一尺一拳加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桌沿一拳)。
4.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视屏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的远方,持续至少20秒。每天坚持做2次眼保健操。
5.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增加眼睛调节能力,保护视力和眼健康。户外活动选择阳光充足、视野开阔的地方,尽量安排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家庭共同制定计划,创造户外活动环境,组织户外拓展等,激发孩子运动的乐趣。
6.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养成假期期间吃早餐的良好习惯,食物种类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至少摄入25种以上食物。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零食合理不过量。主食以谷、薯类为主,粗细搭配,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至少占一半,适量吃鱼虾肉类,每天一个鸡蛋。天天吃水果、每天至少300克以上的奶及奶制品、多吃豆腐、豆腐丝、豆腐脑等豆类及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