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紧张,也称为工作紧张,目前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压力是一种心理上被压迫的感受,是促使一个人的精神、思想以及身体状况处于紧张状态的条件。
职业者对工作中紧张出现的反应可以是心理上的、生理上的,或者兼而有之。根据紧张发生的时间特点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急性紧张反应、创伤后紧张反应和慢性紧张反应。急性紧张反应是对突然的、单一的、容易识别的原因引发的一种快速反应。比如工作场所冲突、着手一项新工作等。可出现口干、腹泻、心悸等反应,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创伤后紧张反应多见于士兵、消防员、警察等,可出现严重的焦虑、沮丧、抑郁等情绪且持续时间较长,一些人还会出现惊恐、病态人格、药物滥用等行为。该种紧张反应通常为迟发性,即事件发生一段时间(比如6个月以后)才发生反应。慢性紧张反应是对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断增加的压力所表现出来的累积性反应。通常可带来持续性症状,如高血压、睡眠障碍、冠心病、注意力下降、抑郁等。长期的慢性紧张反应还可以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职业紧张引起的更为特征性的问题是精疲力竭症,身心疾病与过劳死,也会造成伤亡事故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