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理化检验
关于黄曲霉毒素那些事儿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07-06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黄曲霉毒素是什么?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目前已知的黄曲霉毒素约有种亚型,其中食品中常见且危害极大的有黄曲霉毒素四种。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类致癌物,是一类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倍,是砒霜的,是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倍。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可以被称为毒王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人及动物如果误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轻则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另外,黄曲霉毒素被肝脏吸收,通过细胞色素酶代谢转化,诱导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引发癌症。另外,它还对肾脏、神经系统都有毒性作用,可致癌、致畸、致突变;会抑制动物体的免疫机能。
黄曲霉素是怎么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等代谢产生的剧毒物质。这些真菌在环境适宜时(如高温和高湿度),可在多种食物和饲料中生长,主要有谷物、坚果和香料等。在花生、玉米、大米、坚果、棉籽、乳制品等余种农产品及食品中均有检出,其中以花生和玉米等粮油产品污染最为严重。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量存在,毒株多,产毒量也较大。研究发现,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最适宜生长温度是度左右,产毒温度为度。粮食和饲料的水分含量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时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更容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或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黄曲霉毒素藏在发霉的食物中,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如花生、玉米等。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以及豆类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很容易产生毒素。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发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劣质的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另外家中常用的木制砧板、木筷子上也可能暗藏黄曲霉毒素。当我们处理或者食用一些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候,淀粉藏匿在砧板及筷子的细缝中,很难被完全清洁,时间久了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哪些食物中常见?发霉的花生、玉米 
如何远离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分子结构稳定,对光、热和酸都比较稳定,耐高温(熔点为),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下很难被破坏。因此,对付黄曲霉毒素的最佳方法就是预防。在正规超市市场购买新鲜及有品牌保障的食品,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及时清理家中发霉变质的食物。尽量购买小包装的食物。去掉发霉部分的食物不可继续食用,看不见发霉不代表没有霉菌,单靠肉眼不能判断霉菌扩散范围。案板生熟分开,碗筷用完及时清洗晾干,保持环境清洁。保持卫生通风,减少接触黄曲霉毒素的机会。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