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简单来说就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食物中的脂类为脂肪酸甘油酯,此外还含有少量磷脂和固醇类物质。脂肪酸按其饱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空间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自然状态下,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比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有什么危害?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反式脂肪酸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否真正产生危害或危害多大则取决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的多少。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婴幼儿摄入反式脂肪酸的话,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国标规定婴幼儿谷类辅食、罐装辅食不应使用氢化油脂(、),推荐性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中也提出儿童零食中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关于反式脂肪酸害处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没有证据表明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也对人体有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都有哪些?人类使用的反式脂肪酸天然来源主要是: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及乳汁。人为产生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反复烹炸的植物油。反刍动物(比如牛羊)的脂肪组织及乳汁中含有的微量的天然反式脂肪酸是天然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但是含量一般都较低,对人体影响较小。人为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出现在加工油脂的过程中。自然状态下,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比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结构不稳定,无法长期储存。于是将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与氢结合得到结构稳定的饱和脂肪酸。随着饱和程度的增加,油类从液态变为固态(改性后的油称为氢化油),增加了油脂的抗氧化性,防止油脂变质。氢化过程中一些没有被饱和的不饱和脂肪酸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顺式变成了反式,于是就出现了反式脂肪酸。液体植物油脂长时间的高温加工(比如植物油的精炼脱臭),以及使用过高温度的油(℃以上)长时间煎炸,都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哪些?加工过程中会用到起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的食物,如蛋糕、小甜点、代可可脂巧克力、冰淇淋、沙琪玛、威化饼、酥脆的小饼干等,这些预包装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日常烹饪使用的烹调油也可能含有脂肪酸。另外,煎炸食物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煎炸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反式脂肪酸含量就越高。。烹调油摄入每天控制在克,经常更换种类食用;烹调方式尽量少煎炸,多采用蒸、煮、炖、快炒。
反式脂肪酸含量为是不是就没有反式脂肪酸了?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如果配料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需要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当含量时,可以标注含量为,说明配料中氢化油和或部分氢化油所占比例很小,或者植物油氢化比较完全,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我们在购买预包装食品的时候,可以看好包装上的标签,选择营养成分表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克克的产品。
如何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名字带有“酥”字的零食。有些商家为了让零食达到酥、软、香的口感,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脂来制作。另外也要学会看食品配料表。控制好烹调油的摄入量,注意烹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