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
告别不良生活习惯,预防癌症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11-14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任何疾病的产生都和自身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只要我们对不良的生活习惯做些小小的改动,就可以远离癌症,拥有健康的身体。日常生活中,只要改变以下10大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向癌症说“不。
1.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及高盐饮食。如腌制、熏制、烧烤、油炸、霉变食品及隔夜白菜和酸菜等,这些食物可在人体内产生致癌物质。食盐和盐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吃得太咸不仅容易口喝,更容易患癌,请吃清淡一点!
2.不爱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挑食偏食。这样造成营养不均衡,再加上食品不卫生,容易引发癌症。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每日应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红、绿、黄、紫等不同颜色。
3.常饮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却极易让人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导致肥胖。肥胖已成为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不仅能减肥,更重要的是远离癌!
 4.不喜欢体育锻炼,缺乏心跳加快和流汗的运动。很多人都不喜欢运动,特别像电脑一族的,专家组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研究表明,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如结肠癌等。为了自己,为了身边的人,每天坚持活动吧!动动身体,癌症别靠近!
5.大量吸烟、酗酒。烟中有多种致癌物质,吸烟主要引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其中,临床上约87%肺癌与吸烟关系密切。长期过度饮酒,也可引发各种类型的癌症。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应不超2份(1份含酒精10—15克),女性别超过1份。
6.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生活压力大。专家指出,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熬夜最好不要超过12点。
7.红肉摄入过多。猪肉,牛肉,腊肠,腊肉,红肉含量过高的膳食可能导致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每周摄入量应少于500克,同时尽可能少吃加工的肉类制品。少吃肉,少患癌!
8.经常憋大小便。尿液中含有一种或几种致癌物质,均能刺激膀胱上皮使其癌变。粪便中的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和次级胆酸等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粘膜也会导致癌变。憋尿的危害尤其大,如果长期憋尿,即使不患癌症,也会增加患尿毒症的危险。
9.饮食过热过烫。饮食过热过烫会导致口腔黏膜、食道表面被烫伤,细胞在重新修复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癌变,导致癌症发生。
10、爱钻牛角尖。临床发现,生活中爱较真、生气又不擅表达的人,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胃癌与胰腺癌的重要原因。豁达的心胸、愉悦的心情是癌细胞的“天敌”,平时要多培养兴趣爱好,遇到不快时做做深呼吸。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