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之α粒子详解(四)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07-21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分享:
α粒子的测量为什么这么难?
α粒子的测量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空气中射程太短,其次穿透性太弱,只要探测器距离远一些,或者探测器封装厚一点,探测器材料无法跟α粒子发生作用,无法探测到α粒子。
测量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α 粒子,确定某介质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方法。通常在环境介质中除天然放射性核素以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均比较低。α 测量的目的就是通过对 α 粒子的能量和数量的探测,根据 α 粒 子与发射该粒子的核素的特定关系而取得被测介质中的核素的种类和含量。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可分总 α 放射性测量和 α 谱测量。
总 α 放射性测量是分析某种介质所有 α 核素发射的 α 粒子数,包括人工和天然放射性核素; α 谱测量是通过测量选定的α能量道域上的α射线的能谱分布给出介质中某种核素的含量(活度浓度),通常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在环境中比较低,所以需要考虑低本底测量。由于α 粒子的射程比较短,环境中 α 放射性对测量的干扰较小,所以对 α 测量而言不一定要求低本底环境,但探测器本身需要低本底材料,绝对避免探头的污染。一般情况下 α 谱仪的本底小于 0.016 cpm(计数/min),α 计数器的本底小于 0.05 cpm。
表面污染测量 由于 α 粒子射程短,所以在表面污染测量时要求测量仪器与被测物体之间距离要近,通常利用测量仪器在距离被测物体表面 1 cm 范围内测量 α 粒子数,通过仪器刻度系数计算出被测物体表面单位面积内的 α 放射性的活度,确定其污染程度。表面污染测量一般用来测量放射性工作场所及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人体的 α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