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放射卫生
电离辐射之α粒子详解(二)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07-06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α粒子如何防护以及危害
    α粒子是带正电的高能粒子,它在穿过介质后迅速失去能量。它们通常由一些重原子(例如:铀,镭)或一些人造核素衰变时产生。α粒子在介质中运行,迅速失去能量,不能穿透很远。但是,在穿入组织(即使是不能深入)也能引起组织的损伤。α粒子通常被人体外层坏死肌肤完全吸收,α粒子释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外部不构成危险。然而,它们一旦被吸入或注入,那将是十分危险。α粒子能被一张薄纸阻挡。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α粒子放射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其防护方法主要有:
    (1) 防止呼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 防止伤口被污染。
    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10cm空气、薄玻璃板、外科手套、衣服、一张纸或生物组织的表皮就足以挡住α粒子。但是α粒子的电离本领特别大,一旦不小心让α粒子发射体进入人体,则由α粒子内照射所引起的大量电离造成的危害特别大。防护的重点是不要让α粒子的发射体进入体内以免造成内照射损伤。
    亚历山大·瓦尔杰洛维奇·利特维年科:比如2006年俄罗斯前克格勃特工亚历山大·瓦尔杰洛维奇·利特维年科就是被下毒钋-210,这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为138天,但其放射能为铀的400倍。钋-210在衰变过程中主要发射α粒子辐射(另有少量γ射线)与镭相比,钋-210发射的α粒子要高5000倍以上,同时α射线在体内造成强烈的电离作用,破坏DNA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物效应。
    所以如果吃下一勺子α粒子的话,就相当于吃下一勺子氦四原子核,可能它们还达不到中子星的密度,不过应该已经远超一般的物质密度,这些原子核不会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会有库仑斥力,所以这一勺子的质量已经不适合拿来吃了!
    另一个问题是一勺子带正电的α粒子,超强的电离作用会让你短时间内死于急性电离辐射,因为一勺子氦四原子核的数量将是惊人的。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