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总结规划
抓好疫情防控 奋力推进改革 全面推动疾控工作高质量发展(疾控中心2020工作总结)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3-10 00:00:00.0      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 保护色:
字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青岛市疾控系统按照各级统一部署,第一时间扛起重大抗疫责任,精准细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疾控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水平,为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及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贡献了疾控智慧和力量,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抓好“四个关键”,快速有效处置疫情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疾控队伍听从指挥、连续作战,累计加班约7.3万人次,在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一是抓好精准流调。在疫情初期203名流调队员基础上,整合各级疾控力量形成80支流调分队、11支骨干力量,实现跨区(市)快速调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场景、各类人员时空轨迹,快速锁定风险人员,努力阻断疫情蔓延。二是抓好检测能力。以更高负荷、更快溯源为导向,全方位提升实验室检测“硬实力”。对全省首个病例、首个输入性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在全省率先运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指导流调溯源,目前疾控系统日检测能力由疫情初期的200人份增至4.96万人份(单管),混样检测(10混1)达49.6万人份,完成人源、物源样本137万余份。各级财政共投入1.2亿元,建成国家公共检测实验室等固定PCR实验室15个,移动P2+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三是抓好严格消杀。指导冷链集中监管仓等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做好环境消杀和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国家、省疾控中心顺利完成低温消毒技术试点工作,开展冷链、非冷链货物消毒效果评价。四是抓好疫情处置。一旦发现阳性检测病例,疾控系统快速反应,缜密流调、精准溯源,形成了疫情处置“发现早、处置快、研判准、信息实”的青岛特色。特别是大港疫情处置成为全国冷冻食品行业相关疫情常态化防控典范,更因协助中国疾控中心在国际上首次从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发现活病毒,为WHO疫情溯源和全国防控策略调整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在今年全国疾控工作会上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把握“四个重点”,织密织牢防控网
一是做好科学研判。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态势,及时发布疫情研判,为不同阶段全市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精准建议。开展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要活动风险评估,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二是做好市区联动。疫情之初即设立市区联动组,向10区(市)派驻38人,同吃同住同防控,运转至今。全面指导集中隔离点、学校、企业等各类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发现问题就地解决,相关学校指导等防控建议得到了市防控指挥部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做好抗疫宣传。坚持每日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微信,共800余条,接受媒体采访90余次,解疑释惑、安定人心。同时深挖感人事迹,推送典型宣传200余篇、媒体发稿160余篇,展现了新时代青岛疾控人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三、实施“四项改革”,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是推进疾控体系建设改革。抓住疫情防控机遇,加快疾控体系建设。全市两级疾控机构编制总数从2017年的1365名进一步扩增至1470名。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一期大楼稳步建设中。二是推进疾控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我市公共卫生机构绩效改革,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导向,制定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完成中心4名首席专家人选推荐。积极配合市委重大办在中心实体化运行。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发展研究中心、培训服务等事业单位,成立新的市疾控中心,加挂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牌子,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科普、信息化建设、中医防病等职能,目前相关人员已经到位。四是推进全省疾控中心试点改革。突出深化绩效改革、开展有偿服务、完善人才激励、鼓励科研实践、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四、突出“四项工作”,提升疾病防控服务能力
一是推进智慧门诊建设。市财政投入9100万元推进“市办实事”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完成217个预防接种门诊、6个预防接种站智慧化升级,实现智慧冷链系统、智慧接种系统、大数据管理平台全覆盖。智慧门诊项目获得山东省“智慧接种服务品牌”“2020年度山东省优秀大数据应用案例”、 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届山东省移动互联网及5G应用创新技能大赛决赛“项目一等奖”和“疫情防控专项奖”及青岛市“2020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二是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累积完成重点慢性病机会性筛查风险评估9.6万人,完成全部区市的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三是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建立学校结核病防控常态化达标考核机制,完成29所大学、90所高中的达标创建工作,在莱西试点启动“免费诊疗”新模式。积极推进第四轮艾滋病示范区建设,全市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成功申报21个基金项目,获得经费300余万元,位列全省首位。四是完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积极建设国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试点,成功发布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全面升级学生健康监测信息平台系统,覆盖全市1000余所中小学校100余万中小学生,用于发热等22种症状及手足口病等62类疾病监测和预警,为逐步构建多触点预警监测系统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