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介绍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8-13 00:00:00.0      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 保护色:
字体:
一、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学科
 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学科2014年被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学科以慢病专业为主,辐射延伸相关营养、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等专业,有博导1人,硕导3人,博士5人,硕士12人,人才梯队20人。近年来,学科已培养了近30名统招、在职研究生(博士、硕士),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承担市级以上在研项目8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与儿少卫生流行病学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与健康教育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与营养卫生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与职业卫生研究。学科取得的主要业绩有:在国内率先建立起最大的双生子队列,目前已经募集到双生子近万对;承担中国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国成人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共同开展了由世界糖尿病基金会资助的《青岛市糖尿病预防项目》,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全民筛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和随访工作,以尽可能的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1996年青岛市CDC在省内率先建立了慢病防治机构,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全市健全了防治网络,建立起完善的青岛市全死因、慢病发病监测系统,为慢性病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和信息支持;伤害预防与控制,特别是青岛市产品伤害监测工作被国家质检局和中国CDC列为重点项目,同时该项目也为青岛市创建质量示范市重点指标作出了贡献;健康教育连续七年列为市级重点工作目标,广泛开展了健康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重点场所的“五进”活动。《青岛市公共场所戒烟条列》实施,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先进行列,这也将是慢病防控措施进入立法的一个里程碑;青岛市建立了较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职业卫生环境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体系,为从营养、职业卫生方面的慢病风险干预和控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2、卫生检验学学科
中心卫生检验学科2014年被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具有专业全面,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多学科优势明显的特点,其中硕导2人,博士4人硕士以上研究生22人,90%以上人员为大学本科,硕士学历以上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56.5%;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人员总数的76%;专业技术人员所学专业涵盖了理化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毒理学检验等学科。
该实验室拥有优良和完备的实验条件,能满足开展食品、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空气、生物材料、水、化妆品、涉水产品的理化检测、微生物检验及毒理学检验工作的需求。相关实验室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拥有相关设备资产价值3500多万,其中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30余台(套),包括全自动生化鉴定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MS)、气相色谱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液相色谱质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定量PCR仪、细菌鉴定仪、基因测序仪等大批先进的进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另外还有万级洁净间、二级动物室、BSL-2)级实验室。
该实验室目前承担的理化检验及微生物检验相关工作有:全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危害因素的监测、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及有害因子监测、食品中污染物专项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社会各界各类委托样品的监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测、重点传染病防控相关实验室控制检测。
该学科实验室近年来,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检测任务,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学术专著6本;获得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创新成果转化3项;承担市局级课题14项;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学术水平的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4篇。
二、青岛市医疗卫生A类重点学科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学科
中心慢性病及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学科2017、2020年被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A类重点学科。学科现有15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硕士8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3名,科研梯队配置合理,柔性引进国内外专家,并注重培养学术创新型人才。学科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经验,担任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
该学科的学科定位是以争创国家、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疾病监测和信息化建设,全方位营造慢性病防控的社会大环境;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等项目为基础,深入探讨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干预措施,将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筛查干预技术转化推广;将互联网+健康与慢性病防治基地综合,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的全覆盖。促进互联网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健康产业,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该学科的具体建设目标是:
(1)完善监测评估体系,整合单病种、单因素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实现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巩固青岛市慢性病监测报告工作的成果,健全重点慢性病登记报告制度,实现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实时更新,掌握我市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将肿瘤、伤害监测纳入国家级管理项目,逐步开展慢性病社会决定因素与和疾病负担研究,探索多学科协作防治慢性病的模式;
(2)加强慢性病防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规范开展《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双生子研究》,《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健康干预与疾病管理队列研究,通过对大数据的开发、分析、利用,构建基于高危人群筛查适宜标准和社区干预的新模式,推广有效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筛查技术,实施早诊早治,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有效地减低和控制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
(3)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推进慢性病防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技术,以信息化助推监测成果的开发利用,加强慢性病监测信息分析和利用,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和策略提供循证证据。突破“互联网+”健康医疗在慢性病防控领域推广应用,促进互联网与健康产业融合,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创新驱动慢性病服务发展。建立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制定针对精准人群的疾病防控方案,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创新疾病防控生态圈;
(4)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规范慢性病防治健康科普管理,普及科学知识,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增强科技支撑,研究开发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贯彻零级预防理念,实现预防工作关口前移,达到有效防控慢性病的效果;
(5)加快慢性病防治科研布局,创新驱动,实现共建共享。加强与高校、医药企业的协作,依托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科研平台和团队,加强与临床研究中心合作,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完善重大慢性病研究体系。通过疾病监测大数据分析,为居民和政府提供科学证据,并在健康大数据领域探索研究院与企业合作的创新模式。在人才培养培训、信息沟通及共享、防治技术交流与合作、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国内外公共卫生院所交流与合作,探索有效的慢性病防控和管理新路径。
三、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
1、重大传染病防控学科
中心重大传染病防控学科2017、2020年被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该学科具备一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实践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队伍。团队共31人,其中有硕导3人,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1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子课题2项,市局级以上在研项目5项。发表SCI文章7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6.03;北大核心期刊5篇,其它国家级期刊11篇。
该学科的总体目标为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前沿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传染病防控学科体系,形成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良好的运行机制。同时,构建集症状、疫情、病原、媒介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并结合区域的重点传染病问题,充分发挥基层优势,市区联动,共同发展,打造“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基地”、“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点”、“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岗”、“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团队”、“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标兵”系列,提升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依托基地搭建科研平台,开展科研、教学、培训,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该学科具体建设目标为:
(1)重点传染病监测体系。形成症状、疫情、病原、媒介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把握疫情动态,识别、评估疫情风险。
(2)重点病毒性病原检测体系。重点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变异及高通量、高灵敏度组合检测技术体系。构建我市重要吸道病毒与肠道病毒病原谱及遗传信息数据库,探讨基因遗传变异与疾病流行、进程的关系;建立多重分子诊断平台,在病毒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
(3)重点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体系。依据监测数据,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建立起良好的预测预警体系,提升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4)示范化建立结核病综合防治体系。强化分级诊疗,推广使用快速诊断技术,扩大重点人群筛查。结合医联体,促进结核病规范诊疗和耐药结核病的防治。
(5)打造学科基地体系。学科发展需要研究基地,引入项目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特征,打造集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学科基地,既提升学术水平,又培养学术团队。
2、健康促进与教育学科
中心健康促进与教育学科2017、2020年被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该学科已经形成了以硕博研究生为主体的人才梯队和研究团队,团队共22人,其中有硕导2人,博士2人,硕士15人,多人担任国家、省、市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团队近几年与多个国家、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协作和交流关系,完成12项科研项目,承担市级以上在研项目4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1项,中华中医药政策研究奖1项,发表SCI或核心期刊论文近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主编著作5部。
该学科的建设总体目标为:通过学科建设,融合健康教育学、流行病学、儿少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等学科建设,构筑能够承担国家、省级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学科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学科建设效益;针对我市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运用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以及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动员等开展健康干预,达到改善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目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健康教育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政府制定健康促进与教育策略提供技术支持。健康促进与教育学科在建设规模、人才梯队结构和工作水平等方面达到同专业省级领先水平。
该学科具体建设目标为:
(1)开展健康素养和中医药素养监测,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或指南,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
(2)开展常规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健康校园创建,健康教育课师资培训,设计编写健康教育传播材料。
(3)开展健康促进医院、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健康细胞创建活动;
(4)全面推进控烟执法工作,突出重点场所,推进无烟创建;完善戒烟服务网络。
(5)组建科普专家库,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
(6)以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扩大防治知识宣传;开展辖区内地方病监测和干预。
3、艾滋病防制学科
中心艾滋病防制学科2015年被青岛市卫生计生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该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为: 对高危行为人群进行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感染情况监测等综合性管理措施;深入高危人群集中的场所进行干预,利用网络、走出去请进来、社区宣传、巡回表演等多种形式,强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积极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关怀及抗病毒治疗工作。
该学科现已形成了以博士和硕士为主体的人才梯队和研究团队,研究人员10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4人、学士3人,青岛大学硕士生导师2人,青岛大学兼职教授2人,正高1人、副高5人、中级3人、初级职称1人。长期承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等6所院校本科学生实习带教及分析培训任务。
近三年该学科承担了2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包括中盖艾滋病项目及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培养了一批疾控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专业人员以及针对高危行为人群和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干预和关怀的社会组织,并形成了疾控系统、医院及社会组织共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条龙服务模式。中盖艾滋病项目及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结束时,青岛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该学科承担国家级、市级、国际间科研立项共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课题1项,均为国内首创。发表SCI或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中华或核心期刊论文9篇。
该学科拥有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山东青岛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具有艾滋病抗体筛查,确证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完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配备了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病毒载量仪等设备,可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进行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检测,用于指导治疗及考核治疗效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青岛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全省17地(市)中一直排名第一,曾多次获得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4、传染病防制与公共卫生应急学科
中心传染病防制与公共卫生应急学科2014年被青岛市卫生计生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该学科的总体目标为构建青岛地区重点传染病防控体系以及呼吸道和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平台,旨在通过本学科的建设逐步形成体系,完善机制,提升能力,最终打造一个既具有较高科研学术水平,又具备较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的团队和学科。
该学科具体建设目标为:1、重点传染病监测体系。形成症状、疫情、病原、媒介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把握疫情动态,识别、评估疫情风险。2、重点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变异及高通量、高灵敏度组合检测技术体系。构建我市重要吸道病毒与肠道病毒病原谱及遗传信息数据库,探讨基因遗传变异与疾病流行、进程的关系;建立多重分子诊断平台,在病毒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3、重点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体系。依据监测数据,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建立起良好的预测预警体系,提升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4、打造学科基地体系。学科发展需要研究基地,引入项目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特征,打造集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学科基地,既提升学术水平,又培养学术团队。
5、慢病防制与健康教育学科
中心慢病防制与健康教育学科2014年被青岛市卫生计生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学科以慢病防制与健康教育专业为主,人才梯队20人,有博导1人,硕导3人,博士5人,硕士12人。团队近几年完成5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承担市级以上在研项目4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人担任省市级医学和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研究和健康教育研究。学科发展趋势为:1.构建流行病学、行为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结合的模式:加强慢病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行为监测,倡导人们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和控制慢病的目的。2.慢病工作的纽带作用:依托本学科的专业优势和丰富慢病资源,借助健康教育平台,加强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大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互通,推广和反馈科研院所理论研究成果,为政府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慢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监测工作: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措施研究,对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降低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4.低龄化人群慢病管理:继续巩固青少年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5.健康营养膳食对慢病高危人群干预:研究地域性健康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居民接受并建立健康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6.慢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强化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促进居民接受健康的饮食结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有效防控慢性病的效果。7.拓展健康教育新领域:建立以电视、报刊、电台、移动终端等媒体为平台的宣传阵地,开展专家讲座、健康提示、健康专栏等多种活动,形成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刊有文、健康传播有书、网络畅通的立体交叉宣传模式。8.加强防治结合型医院模式建设: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和专家资源作用,对慢性疾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治的提高技术支持,丰富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内涵。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学科
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学科2014、2020年被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确定为青岛市医疗卫生B类重点学科。本学科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有专门的领导小组,并由分管主任负责;具体牵头负责部门为食品卫生科,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具体科室有食品理化检验室、卫生微生物检验室、质量管理科、样品室。食品卫生科负责采样和数据报送工作,食品理化检验室、卫生微生物检验室负责实验室检测工作,样品室和质量管理科负责样品接受和质量控制工作。本学科实验室于1995年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并于2010年通过复评审。2000年获得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颁发的“实验室国家认可合格证书”,并于2010年通过复评审。2002年取得了省卫生厅卫生消毒用品检测资质证书,并定期进行复评审工作。2004年取得了卫生部化学品鉴定资质(丁级)证书,2010年通过复评审。2013年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本学科有20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8人,学士4人,硕士生导师2人,正高1人,副高9人,中级职称的6人;具有专用的办公、采样、取证、通讯设备,科室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采样箱、冷藏箱等。本学科所在中心自2010年参加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取得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示范单位和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为省区域中心实验室之一。监测批次每年达到3000余批次,监测项目增加到近200项,数据量达70000余条,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监测网络也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网络。2014年中心又联合7家理事单位成立海洋食品技术合作中心,并且获得了国家风险评估中心五项技术项目的资助。近三年本学科承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共 9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市医药科技课题5项,市科技局计划1项。有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或市级奖励。近三年共发表SCI或核心期刊论文近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中华或核心期刊论文20篇。主编著作1部。
本学科负责人为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预防医学会及卫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任委员,山东省微量元素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带教本科生数50余人,进修生30余人,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每年都承办检测技术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培训学习班。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青岛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与青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海洋食品技术合作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影响水产品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重金属、鱼药残留、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持久性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水产品药残问题不仅仅是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上升为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的热点问题。提升半岛地区海洋食品风险评估能力,充分利用国家评估中心海洋食品技术合作中心这个平台,加强半岛城市群海洋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与处置,解决海洋食品安全方面政府困惑、百姓关心的问题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半岛海洋食品安全及风险评估的交流平台,实现半岛互动共赢。
加强海洋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及相关学科建设。依托联盟优势,举办大型学术活动和新技术、新项目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培训的等相关学术活动。通过联盟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科室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联盟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工作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技术水平同质化,促进海洋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水平的提升。
组建半岛城市群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处置联合工作组。根据近几年食物中毒暴发特点,组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地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处置工作组,组建专家团队(包括卫计委、疾控中心),探讨在信息报告、交流、快速准确处置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完善跨地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理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跨地区、跨区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探索食源性疾病调查制度、多地区联动制度、专题研讨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得当,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加强海洋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人才的培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人才的培训,与联盟单位单位形成合力,突出海洋食品专业优势,优势互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提高联盟单位海洋食品风险评估专业水平。
建立食源性疾病暴发应急处置体系。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通过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