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学校卫生
儿童如何运动?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12-12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疾控中心
字体:
    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如长跑、游泳、打篮球等),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做到运动强度、形式及部分的多样化,合理安排有氧和无氧运动、关节柔韧性活动,躯干和四肢大肌肉群的抗阻力训练、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等。同时,注意运动姿势的正确性,以及低、中和高强度身体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空腹运动。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制定适合学龄儿童生理特点的作息时间表和运动计划,保证学习、运动和睡眠时间。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形式多样的运动,为其提供必要的运动服装和器具等,培养运动兴起,将运动生活化,如上下学步行、参加家务劳动等。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课间活动和体育课时间,在户外阳光下活动。学校要改善户外活动场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运动指导,提高运动技能。雾霾天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在室内进行不明显增加呼吸和心率的运动、进行协调性和平衡性练习等,适当延长运动间隔,降低运动强度。
    让学龄儿童了解久坐不动和长时间视屏带来的危害,提醒他们每坐1小时,都要进行身体活动。不在卧室摆放电视、电脑,减少使用手机、电脑和看电视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调整膳食结构、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做到食物多样,适当多吃杂粮、蔬菜、水果、豆制品;同事矫正不健康行为,合理安排三餐,避免零食和含糖饮料。同时,逐步增加运动频率和强度,养成运动生活化的习惯,减少久坐。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