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疾病控制 >地方病与寄生虫病
如何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06-19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字体: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很清楚,是由于居住环境中高氟而使人们长期摄入过量的氟所致。因此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就是控制氟源,减少氟的摄入量。另外,减少氟的吸收,促进氟的排泄,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都可以起到预防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作用。

降低饮水氟含量(大型集中式供水≤1.0mg/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1.2mg/L),使之符合饮水卫生标准是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的根本有效措施。

   方法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改换水源,二是饮水除氟。

   常用低氟水源的种类:

     1. 深层地下水  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的深层地下水往往氟含量较低,适宜饮用。

     2. 低氟地面水  多数江、河、湖泊等地面水含氟量较低,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3. 天然降水  雨水和雪水含氟量都很低,特别是地下水源缺乏的地区,将雨水或雪水蓄积起来,经处理可以饮用。

    改换低氟水源的形式有:

    1.建低氟深水井是主要预防措施

    2.引江、河、湖泊、泉等低氟地面水

    3.蓄水(窖水) 

    4.混合水源 

5.利用同一自然村(屯)的低氟水源

   饮水除氟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水中过量的氟除去,降到适于饮用的范围。在一些无低氟水源可供饮用的病区,应开展饮水除氟。在供水不集中的地区,尤其是在农村,以村为单位或以户为单位,可以仅对用来煮饭和饮用的那部分水进行理化除氟。常用方法有:混凝沉淀法(混凝剂有硫酸铝、氯化铝及碱式氯化铝等)、吸附法(活性氧化铝法、骨炭吸附法)、电渗析法、电凝集法、反渗透法等等。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