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工作动态 >外地信息
[健康报]筑牢隐私保护这道防线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05-09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浏览:17次
字体: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疾控中心已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下放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担心多部门掌握个人隐私增加泄露风险,且这些部门与感染者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网友对这种做法能否保障个人隐私提出了质疑。 

  回顾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不论是艾滋病病毒免费检测,亦或“四免一关怀”,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得以有效落实,均得益于个人信息保护这块基石。尤其是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尚存的现实情况下,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无疑会对感染者造成灾难性后果。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艾滋病逐渐慢病化,对感染者的随访工作要求日益加强,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下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大势所趋。从一些先行地区的实际反馈情况看,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这一做法对促进随访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强调吊销医生行医资格等惩罚措施外,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也是保障感染者个人隐私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培训,不仅要教会医务人员如何在保护感染者隐私的前提下完成随访工作,而且要消除部分低流行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恐惧情绪,让其了解艾滋病,从而避免因此可能导致的信息泄露。此外,财政投入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之一,在将随访权限下放到基层的过程中,应做好财政配套保障,使培训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当前,不仅医疗卫生机构,民政等很多部门也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个人信息,这意味着掌握信息的环节增多,泄露的可能性也因而变大。保护感染者信息不仅是卫生计生部门一家的事,同样也需要多部门协作。 

  (来源:健康报 记者 张磊 2017年5月4日)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