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疫苗会不会降低宝宝自身的免疫力?
疫苗是用已经灭活或者减毒的微生物制成,接种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抵抗物质,并且“记住”这个外来微生物。下次遇到同样的外来微生物时,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原有的记忆,快速识别并制造更多的抵抗物质。简言之,接种疫苗就是模拟自然免疫过程,促使体内产生抗体。因此接种疫苗可以增加人体对这种特定疾病的免疫力,对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2、打完疫苗可以马上离开吗?
虽然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通常都很轻微,但是个别宝宝由于体质原因,可能出现严重的异常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严重的接种反应是极其罕见的,一旦发生,应尽快诊治,以免延误时机,加重病情。而且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接种后15分钟以内,所以,在宝宝注射疫苗后,不要马上离开接种点,最好观察30分钟左右,没有异常情况再离开。
3、不同的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通常不同的疫苗需根据疫苗种类间隔一段时间接种。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不能同时在同一部位接种,应分别接种于不同的部位。
为了方便接种,可以接种联合疫苗。联合疫苗即几种疫苗抗原联合制成的疫苗,一次接种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像百白破疫苗就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疫苗的联合疫苗。
4、接种疫苗后家长特别需要注意哪些表现?
宝宝接种疫苗后几天,家长要特别留意是否出现非正常的状态,例如严重的过敏反应、高烧或异常的头痛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于任何疫苗都很罕见,如果发生,它会在疫苗接种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哮喘、荨麻疹(风团)、疼痛、虚弱、心跳加速或眩晕,但高烧或癫痫,可能在接种后1-2周内。
如果出现这些表现,家长应该立即联系医生或将宝宝送往医院。就诊时要告诉医生出现的情况,在哪天什么时间发生的,疫苗是什么时间接种的。
5、接种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有哪些?
接种后宝宝可能出现一些反应是正常的,通常都比较轻微,很快可以自行缓解。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或者异常情况,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常见的正常接种反应包括:疼痛和局部的红肿:可能会持续1到2天时间。无需处理,注意观察宝宝其他身体状况。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但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轻微到中度的发热:一般持续1-2天,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寒战、恶心、乏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体温超过38℃需服用退烧药,同时注意多喝温开水,注意休息和保暖。
轻度皮疹:多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一般出现在身体局部。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以对症治疗。
6、接种疫苗就不会得这种病了吗?
不一定。每人对疫苗的应答、反应不同,可能也会发生免疫失败或疫苗副反应等不尽如人意的事。因此还是要注意保护好宝宝,在传染病流行期避免到人多的场所。但接种疫苗后发病明显比没接种过的人病情轻很多。
7、疫苗的作用能维持多久
由于疾病本身和个人体质不同,各种疫苗在保护期上也是不同的。有些疫苗可以产生终身免疫的效果,接种过后就不用再打了;但有些疫苗仅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护机体免受同类病原的再次侵害(即暂时性免疫),所以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以便维持保护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