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已是秋末冬初,天气逐渐转冷。这一时期不仅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也是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关注糖尿病”。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流感、流行性出血热,控制糖尿病。
一、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泪、流涕、四肢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易患上流感并引起并发症。目前,流感在我市已经进入流行季节,流感病毒处于活跃时期,市民应注意: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建议市民积极接受流感疫苗接种。
二、流行性出血热
我市属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地区,秋冬季为高发季节,家鼠和野鼠都可传播,郊区农村为主要流行区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可发展为低血压休克、肾脏损害等,可危及生命。市民要注意做到:
1.做好防鼠、灭鼠、保粮工作,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灭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
2.野外秋收及留宿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感染。
3.如发现有突然出现的高热、“三红”和“三痛”及皮肤粘膜出血点等流行性出血热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提前接种出血热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
三、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21世纪的灾难”。目前糖尿病防治有“五架马车”(饮食、药物、自我血糖监测、运动、糖尿病教育),其中饮食占据了“半壁江山”,糖尿病人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糖尿病及前期患者应注意:
1.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尤其超重和肥胖者),日常食谱与正常人的饮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忌食糖、糕点等。
2.戒烟限酒,加强锻炼,合理饮食,降低油脂和盐的摄入。
3.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糖尿病病人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另外提示,一直比较流行的“春捂秋冻”,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心脑血管病人、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质弱,不宜秋冻,应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入睡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免着凉感冒,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