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现今仍是严重威胁全球卫生安全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世界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在过去10年我国结核病患病率虽有所下降,但耐药结核病的比例却逐渐增加,特别是MDR-TB增加明显。本研究参考我国耐药结核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对北京、吉林、新疆、陕西、湖南、河南6个省份分离自病例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及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6个省份问卷调查收集背景资料,并使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进行检测,分析其危险因素。主要的结果是:总体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3.42%和13.5l%。北京、吉林、湖南、河南、陕西、新疆分离株耐药率分别为21.50%、12.24%、36.27%、42.86%、27.78%、24.39%,耐多药率分别为4.67%、8.16%、24.51%、26.53%、15.28%、14.15%。各省份分离的菌株之间无论是单种药物耐药率、总体耐药率,还是MDR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菌株耐药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省份菌株耐药及产生MDR-TB的影响因素不同,除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影响耐药性的因素外,还包括新发、复发病例类型和有无治疗史,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上述影响因素对耐药及MDR-TB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普遍认为“治疗史”是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因素与耐药或MDR-TB的产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由于结核病治疗时间至少需要6个月,这使结核分枝杆菌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产生耐药性。研究分析还显示,河南、陕西结核病患者有无并发症与耐药结核病的产生有关,但结核病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具体判断哪些并发症可能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结核病耐药状况依旧严峻,不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对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必须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此取得更好的预防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