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儿童肥胖不断增加,2016年6月23日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载了一项研究,探究了青春期后期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联。
按照来自美国CDC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百分比,研究人员测试了1967-2010年的230万以色列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7.3±0.4岁)的BMI数据。主要结局为心脏冠状动脉疾病死亡、卒中死亡及不明原因猝死的人数,或三种疾病的总死亡人数(总心血管原因)。
在42297007人年的随访中,共随访了32127名参与者,其中2918名(9.1%)死于心血管疾病,包括1497名死于冠心病,528名死于卒中,893名死于猝死。多变量分析中,BMI在第50到第74个百分位数的参与者中,心血管原因死亡及各种原因死亡的风险呈梯度增加。
调整年龄、性别、出生年、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身高后,与对照组(BMI介于第5到第24个百分位数)相比,肥胖组(BMI≥第95个百分位数)的危险比为4.9(死于冠心病),2.6(死于脑卒中),2.1(猝死)及3.5(总的心血管原因死亡)。从随访0-10年到随访30-40年期间,相同百分位数组参与者的心血管原因死亡危险比从2增加到4.1;这两个期间,冠状动脉心脏疾病死亡的危险比一直很高。广泛的敏感性分析也发现此结果。
总而言之,青春期时BMI为第50到第74个百分位数(处于在公认的正常范围)与随访40年期间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增加相关。超重和肥胖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
(来源:MedSci)
原文出处:Twig G, Yaniv G, Levine H, et al. Body-Mass Index in 2.3 Million Adolescents and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Adulthood[J]. N Engl J Med. 2016 Jun 23;374(25):2430-40. doi: 10.1056/NEJMoa1503840.
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07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