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工作动态 >外地信息
[中国网]控烟人士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如不能实现宁可先不立法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06-23 00:00:00.0信息来源: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     浏览:29次
字体:

  “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并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如不能实现,宁可先不立法。”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黄金荣16日在北京呼吁。 

  当日,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传播部及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联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座谈会上,关注控烟的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律师、文艺体育明星代表各届数千名控烟人士发出倡议:建议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全面禁烟,不留死角,不开活口,并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近日,正在制定的全国《公共场所控烟条例(草案)》因与19个月前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删除了禁烟区不得放烟具和设置烟草广告以及烟盒上应印制带有说明烟草使用危害标识的文字和图形。同时, 草案放宽了禁烟范围,原来征求意见稿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草案改成餐厅、酒吧、咖啡厅、茶楼、歌舞厅、棋牌室、机场航站楼等几类室内公共场所可以设置吸烟区。这些变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 

  烟草烟雾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多种病患罪魁祸首 

  多名控烟代表直指烟草烟雾是多种病患的罪魁祸首。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用数据佐证。他说,我国现有3.16亿烟民,在医院常见到30多岁的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心脏猝死,是悲剧和遗憾。20102013年三年间,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上升了50%。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7亿,有糖尿病患者1.1亿人,每年新增脑血管患者250万,因脑卒中死亡150万人。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烟草烟雾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患的重要因素。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著名胸外科专家支修益说,2015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429万,其中肺癌新发病患者73.3万,死亡高达61万。烟草烟雾可导致包括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肺癌、肺结核、间质性肺部疾病等多种疾病。有证据显示,近85%肺癌是由烟草烟雾导致的。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代表全国2244位公共卫生专家宣读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建议书。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控烟代表吁尽快出台控烟条例 明确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多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解决这些慢性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控烟。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认为,消除这些疾病的元凶手段极其简单,就是避免烟草烟雾。“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立法规定全面禁烟,是最有效的措施和最明智之举,投入成本少,效果好。”胡大一说:“以前控烟靠劝,效果不行,控烟还得靠法”。他建议,室内室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等全面禁烟,“工作场所也不例外,不能给特权人留死角。”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研究表明:在公共场所禁烟一年,心肌梗死发病率可减少25%-36% 

  著名演员、中国控烟形象大使冯远征代表演艺界明星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明确各单位控烟职责,并承诺不拍吸烟镜头。他同时建议,针对电影采用分级制方式控制吸烟镜头,电视剧取消一切吸烟镜头,降低烟草危害,让公众能健康长寿。 

  黄金荣特别强调,一定要坚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包括工作场所。“如果不能实现全面,立法意义大打折扣,那这个法宁可先不立。” 

  (来源:中国网 记者 张艳玲 2016年6月19日)

友情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