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孩子预防接种后,家长应注意的事项?
答:孩子接种疫苗后,家长不要匆忙离开免疫接种门诊带孩子回家,您还需要做以下几件事:首先,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观察孩子是否会发生罕见的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以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同时询问接种医生,回家后遇到孩子出现发热等不适,应如何处理,以及正确使用退热药。确定孩子无不适后,才可离开接种现场。第二、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或者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要给孩子进热食或哺乳。第三、看一下预防接种证是否医生已经预约了下一次接种疫苗时间,回家后需要在日历上做好下一次带孩子接种疫苗日期的标记。第四、留存需要咨询的电话。第五、接种疫苗当天,最好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注射针眼感染。不要给孩子新的食物,以防出现过敏反应难以做出原因判断。
2. 问:什么情况下应该暂缓接种疫苗?
答:当孩子处于患病中,无论何种疾病都不宜接种疫苗。因为这时孩子身体处于疾病状态,免疫力较差,接种疫苗也不会发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反应。相反,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加重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如果孩子接种疫苗前患病,要看患的是什么疾病,如疾病急性期的发热,体温>37.0℃,或有淋巴结肿大,肺炎、气管炎等;慢性病活动期;各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身体不适,腹泻,剧烈呕吐等等,应在疾病痊愈或者症状缓解,孩子身体康复后,在医生指导下接种疫苗。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孩子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应待孩子恢复正常大便后2周,才可服用脊灰和轮状病毒疫苗。
3.问:注射局部红肿如何正确处置?
答: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可以采用冷敷方法,同时观察局部皮肤和皮下情况。切记不能热敷。因为热敷可以造成局部充血,会加重局部红肿。如果早期皮肤红肿转变正常了,仅留有皮下硬结,对此不需任何干预,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消退,不留任何后遗问题。